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科技部重组也成为关注焦点。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受国务院委托,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向大会作说明。根据方案,科学技术部将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将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等具体管理职责被划给其他部委。重组要加强科技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等职能,强化宏观管理职责,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
肖捷介绍,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
来源:成都商报
中央科技委员会加上“瘦身”的科技部意味着什么?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架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真正从全局去规划科技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原来的科技部做不到的。
↑资料配图据视觉中国
科技委加上“瘦身”的科技部
最大优势是能真正从全局去规划科技发展
根据说明,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因此,方案提出强化科学技术部的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调整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相关职责。
而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推动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等具体管理职责相应划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
↑资料配图据视觉中国
关于相关的职能归到相关部委,刘忠范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使大项目、大动作更具有针对性,比如“明确农业农村相关的事情,肯定农业农村部从整个布局上去考量更好一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职能剥离要从大的方面看,其实这可以加强各部委的联系,尤其是发改委、工信部,由中央的委员会统筹。
原来的科技部在各部委中不是一个大部,刘忠范认为,虽然科技部本身“瘦身”了,但加上中央科技委员会,整个架构变大了,就能做到统管整个科技创新体系,这是此次改革尤为重要的一点。
中央科技委员会加上“瘦身”的科技部,刘忠范认为,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真正从全局去规划科技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原来的科技部做不到的。
科技经费机制改革:
理顺科技管理职能,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
促进科技创新,科技经费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
根据说明,要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主要负责指导监督科研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
这也与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强化科技部宏观管理职责有关。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曾表示,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
“我以前也经常在科技部申请项目。科技部到底是管分钱的组织还是战略规划的组织?‘管项目的、管分钱的’其实是矮化科技部的职能定位。那么这一点上在这次改革当中,我认为应该解决了。评审、检查、监督,这些我觉得是政府该做的,把角色定位理顺。”刘忠范说。
刘中民也表示,科技部人少,不应该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而是筹划整个国家的大项目、大动作,项目管理委托给专门机构。他指出,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中归由科技部管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技部管理。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工作据视觉中国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5年前的机构改革中,就在“职能转变”对科技部提出,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政府部门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
东吴证券研报也指出,本次改革是升级和“减负”,“减负”是为了聚焦和提效,目的是让部门能够更加聚焦科技研究管理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科技管理的效率。
红星新闻记者胡伊文张炎良北京报道
编辑何先锋责编冯玲玲
责任编辑:田峰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