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大冬代表建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向正在召开的2023年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国家课程体系,确保心理健康课不是停留在形式上。

张大冬认为,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程式化,在课程设置、教材开发、专业教师队伍、健康教育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多数学校心理教师为兼职,时间、精力有限,无法高效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而且因为待遇、政策、服务支持等问题,专业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张大冬建议,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性别差异、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等制定学科课程标准,并纳入课程设置方案,编印自小学至高中的普适性强的教材,凸显心理健康教材与各学科、德育、活动的融合性功能,潜移默化影响并教育学生。

课程课时安排方面,张大冬建议,可每周设立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单周指导课,双周活动课,将指导课设置于周二,调整学生双休综合征,活动课设置于周四,调节一星期繁重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积极心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采用有效方法进行疏解。

同时,每节课由专业心理老师进行授课,在师资严重缺乏地方可采取“1+1+1”形式进行授课,即一个年级同一时间授课,一位心理健康教师主讲,每个教室一位老师辅助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确保心理健康课不是停留在形式上。

张大冬表示,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若发现心理、行为特殊的学生,建议以学校为单位为其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该学生的特殊之处,采取应对措施,积极有效沟通。

相关阅读:
部长通道丨倪虹:要重点解决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首次走上部长通道,应急管理部部长回应机构改革带来体制机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