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政协委员“转轨”人大代表,霍启刚:把更多香港声音带到北京

在履职完成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五年任期后,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已“转轨”担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近日,在2023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霍启刚于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文,畅谈自己“转换跑道”的所感所想。

霍启刚表示,“今年,在全国人大代表这个新岗位,工作将有所改变。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强调,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所以,由参选全国人大代表开始,我一直积极接触不同领域人士,希望汇聚民智,把香港各界更多声音带到北京。”

他写道,“本次参会,我的议案内容将突破一贯熟悉的文化及体育界别,尝试接触金融、渔农等领域,反映不同领域的声音,推动香港各行业克服规则差异等瓶颈,更好地拥抱粤港澳大湾区。”

他在文章中强调,“在反映更多行业领域声音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成为内地与香港沟通的桥梁,增进双方人文交流。一方面,讲好中国式民主故事、说好立法故事,让更多香港市民了解依法治国,进一步实现由治及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说好香港故事,香港是一个治安良好、懂得互相尊重的地方,希望内地同胞能更多地了解香港。”

关于此番参会带来的建议,霍启刚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3月5日发表的文章中作了简要介绍。

他在文章中介绍称:

“首先是我持续关注和推动的文化、体育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因此我提出了‘增加香港文化艺术人才储备’及‘设立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香港分会’的建议,以大文化凝聚人心、带动经济。

“要讲好中国故事,旅游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法,因此我亦就‘优化海外游客过境免签证’提出了建议,希望粤港澳大湾区一程多站更好落实,更多海外游客在行程中认识我国。

“另外,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随着疫情逐步缓和,相信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会快速增加,为了更好服务扎根内地的港人,我建议‘优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希望内地港人可以透过社会组织的方式提供服务。

“最后,我国有着人口基数庞大的特征,粮食安全绝不能轻视,所以我对‘加强内地和香港渔业合作和升级’也提出了建议。”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难点,关注点亦各有不同。我认为,近年来克服新冠疫情等挑战的香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希望未来香港能够与内地实现更紧密合作,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以及国家其他各地区的融合进一步加快、加深。”霍启刚在文章结尾处总结称。

相关阅读:
外交部: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中国分享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最多 邢青松代表建议将重阳节纳入法定节假日,定为“全国敬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