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是组成农民收入的四个部分,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也将是今年我国助力农民增收的四个入手点,深度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农民增收内容,完全可以从此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相关解读中找到更详细的答案。
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提及三农工作,保供和增收是永恒的主题。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二十大报告中,也曾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延续二十大报告精神,强调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是十年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第五次以单独章节的篇幅笔墨聚焦农民增收。这也意味着,在全国疫情进入到低流行水平的大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
据悉,在具体工作思路中,我国目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方式锁定在促进、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村经营性收入、以及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三个方面。这其中,除了关注农民个体的增收渠道,也关注到了农村集体收益对于农民增收的影响。
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已经在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而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的新台阶。
今年将重点从四方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但是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时,已经进一步介绍了今年我国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环节的重点工作。
他以2022年农民收入结构入手,首先提到的是稳定就业。据悉,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这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吴宏耀提到,2023年,国家将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农民工就业。同时,还将顺应县域就业的趋势,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在经营增效提升方面,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63%,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吴宏耀说,我国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通过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
同时,吴宏耀还提到,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53%,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文件所说,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此外,吴宏耀还提及了转移性收入,他介绍,转移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88%,是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获悉,这将是我国今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入手点之一,而转移性收入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息息相关。此前,吴宏耀也表示,我国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筑牢社会安全底网,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编辑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