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拼了:上海如何参与全球顶层竞赛

上海的目标是代表国家参与

新经济全球化的顶尖城市竞争

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顶层分工的王牌

“进入2023年以来,上海全市在1月已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60多个、总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超700亿元。”这是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在1月底透露的数据。

“如果顺其自然或者逐步加速,经济恐怕难以快速复苏,上海16个区都很努力,大家都感受到了压力。”有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这样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述开年“拼经济”的氛围。

上海今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5%以上,相比于去年5.5%左右的目标有所提高,但在实现短期内经济运行好转的同时,上海还肩负着更多任务。

上海高层建筑群。图/IC

上海高层建筑群。图/IC

上海的目标是代表国家参与新经济全球化的顶尖城市竞争,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顶层分工的王牌。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上海无疑需要承担更多“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抢占更多前沿产业的先机。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拼经济”面临的独特挑战。

“整个上海都在抢夺项目”

盯进度,是很多上海市基层经济决策部门负责人2023年工作日程表的优先事项。

2月下旬,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仍在关心蓝帆医疗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的进度,蓝帆医疗的项目是2023年上海市191项重大工程项目之一。李慧有段时间没去项目现场了,但她会不时过问,“工程进度怎么样?施工人员是不是比之前更多了?”

2月1日,正月初十,浦东新区打破常规,在元宵节之前就举行了2023年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张彤表示,“对于投资浦东的科技产业项目,投资签约项目应开尽开,在建项目能快则快,储备项目能开则开”,并且定下“一个月洽谈签约,三个月启动供地,六个月实现开工”的目标。

2022年9月启用的张江科学会堂。供图/浦东新区

2022年9月启用的张江科学会堂。供图/浦东新区

这是上海2023年经济“提信心”的抓手。1月底,《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对外发布,在10项行动32条措施中,提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完善协调机制,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等加快开工建设。

191个市级重点项目涉及总投资约1.7万亿元,其中科技产业项目尤为引人关注,因其不同于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基建项目,更多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上海重点发展产业的民间投资。

“只有投资结构先转型,才能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对于产业项目的意义,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马海倩如此表示,2023年上海科技产业创新类的重大项目安排正是体现了投资结构的转型。这些项目的目标不仅仅是当期的“量”,还有未来产业发展的“质”,以及可持续增长的“能”。

以浦东新区为例,今年首批签约、开工的科技产业项目的总投资额达到867亿元。“这些投资其实不是为今天而投,而是为了明天和后天形成增量。因此抓项目落地一定是拼经济、提振信心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李慧介绍说。

“这是今年全区的一项重点工作,已经置于区委常委会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中。”李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浦东区委区政府已经反复强调,浦东产业投资促进一切工作都要围着项目转、盯着节点推,加快项目落地就是帮助企业更快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

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的背后,是上海市今年在投资促进工作上面临的挑战。“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世纪疫情对上海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在今年1月的一场发布会上总结说,2022年上海经济走出了V型反转态势,但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要实现2023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位于上海市的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在拉晶车间内忙碌。图/新华

位于上海市的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在拉晶车间内忙碌。图/新华

从直观上看,增长必须体现在落地项目数量和资金的增长上。1月30日,2023年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龚正强调,要全力实现全年招商落地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增长目标,为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多作贡献。

“投资促进无非就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固定资产投资,桩基要下去;另一方面就是新签约项目数量要上来。”有上海市市辖区投资促进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招商节奏也比往年要快。2023年元旦刚过,1月9日,浦东新区首个赴境外招商的团队就已经出发。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大年初六,浦东新区科经委牵头的另一个招商团队又启程前往日韩两国,举办推介会,拜访企业、机构。一方面是为了提振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则是帮助落户浦东新区的日韩企业向总部寻求更多帮助。

2023年浦东新区共规划了95个赴境外招商团,招商与稳商同步进行。去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但是确实有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总部与研发部门离开上海。

前述投促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招商引资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把大象迁回家,关注大项目、大企业,以及新赛道上的布局;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放过蚂蚁雄兵,也就是一些投资规模不大的企业,目前现状是‘苍蝇腿也是肉’。”

招商引资的压力正从市级层面层层向下传导,直至具体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需要滚动进行,最好的状态可能是接洽10个项目,立项10个项目,同步推进10个项目建设,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土地、厂房等资源,一旦中断之后再重启,土地、厂房等可能需要空置两三年,才能等到一批项目进驻。”上海一处工业园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没有新的树木种下,必然会在未来产生问题。

这位招商部门负责人开年以来便频频到外地招商引资。“区领导拿着‘鞭子’紧盯招商引资,指标压得很紧,整个上海都在抢夺项目。每一项指标都设置了3个数字:一个是底线,需要确保完成;一个是中间数值;另外一个是争取努力达到的目标。”

如何确保引进项目快速落地,还面临很多更具体的挑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园区新增投资的最优目标达到93亿元,至少需要800亩土地,但是园区可以立刻被开发的土地只有六七百亩,只能拿出部分土地承接新建项目,同时将一些已经关停的企业的土地资源盘活。

“其实项目库一直在滚动,新的项目进入,终止的项目离开。目前新引进项目有30个左右,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大概为三五亿元,较小的则有三五千万元,意向投资额超百亿元,但是能不能真正落地还是问题。”

为此,每一个可能落地的项目都弥足珍贵。

2022年5月18日,上海松江,科大智能工作人员在测试运用于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手臂。摄影/本刊记者田雨昊

2022年5月18日,上海松江,科大智能工作人员在测试运用于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手臂。摄影/本刊记者田雨昊

持续解决“上海吸引力”问题

“疫情三年对于外资投资造成冲击,特别是当前国际环境下,很多外资企业对于来华投资持观望态度,尽管也在接触一些外资企业,但对方决策周期普遍拉长。”前述工业园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于财税优惠措施,外资企业更为关注营商环境的稳定性。

他以所在园区正在接触的一个外资企业项目为例,选址已经符合企业诸多硬性指标,如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距离等,但是企业还提出一系列投资软环境,包括人才、居住环境、通勤便利程度等,目前任务已经由区政府分配给各委办局,正在逐条对标。

作为招引外资高地,优化营商环境对上海来说,不是一句口号。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2023年“新春第一会”的主题。1月28日,上海市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征程上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当前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举措。他表示,要把市场化作为鲜明主线,把法治化作为基础保障,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标准,扎实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

随后,《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对外发布,2018年起上海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目前已是6.0版本,提出把世界银行新指标体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参照系。

开年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便涉及投资软环境优化,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介绍,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已少于100个工作日,其中社会投资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平均审批时限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企业通常比较关注行政审批,在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企业就申请各个职能部门启动预审,拿地后再将预审审批转换为正式审批,提高了效率。”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志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落地的“全球研发中心”将在2024年完成项目建设。

目前,上海正在全市复制推广“拿地即开工”。原本一家企业拿地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流程才能开工,但是如今这样的审批流程前移,企业一旦通过招拍挂拿地,第二天就可以拿到施工许可证。

“拿地即开工”原本只针对重点项目,如今已经形成机制,正在扩大适用范围。“这属于‘点单式’服务,即企业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匹配相关服务,而非强制推行。”金山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提供“点单式”服务,相比以往,是一种创新。“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单纯比拼优惠政策的思路已经过时,我们希望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前述金山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洽谈过程中,包括发改委在内的职能部门会组成一个政策服务团队,清晰告知企业落户后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

招商引资原本由工业园区、投促办负责,而像发改委这样的部门位于“后台”,负责设置、审查一家企业是否符合准入门槛,但如今在招商引资环节便会介入提供服务。该负责人解释:“原本是为企业设置门槛,但是现在面对优质项目,多个职能部门会提供‘点单式’服务。”

“作为外地企业,来到上海‘两眼一抹黑’。从项目落地的基本面来看,土地、规划、环评、施工等环节的手续办理需要盖上百个章,但是我没有与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人员哪怕喝过一杯咖啡,一切按照制度办理,润物细无声。”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还主动为项目赋能,帮助团队成员落户上海,为企业推送各类资源,包括医院、银行等,比如给予企业设备贴息贷款,以及针对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三大先导产业企业的融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研究部主任、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认为,从提供服务的角度来看,上海市各级政府已经做得很好,但还是需要更精准、高效地对接企业需求。

“一个高效的协作机制可能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一个茁壮成长的生态体系。”张志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这种效率不止于协作效率,还要帮助希望落地的企业更快做出决策,这就涉及吸引力的问题。

上海是中国的引领型城市,需要快速迭代。“拓荒的年代已经过去,吸引人才需要让城市环境更宜居、宜业。这本身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

上海的危机感来自“后天”

在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上海正持续构建自身在产业生态方面的优势。

项目落地过程中,刘文静便感受到竞争压力。虽然浦东新区欢迎企业落地,但竞争同一地块的企业很多。主管部门的领导中有医学博士,最终经过三轮答辩审查才确定向蓝帆医疗供地,有“赶考”的压力。

“上海的宏观战略规划设定后,微观执行层面非常严格,体现在对项目的筛选,比如关注企业在细分行业的领先性,这也是上海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的体现。真正围绕价值创造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即使企业被这样的规则淘汰,也会表示尊重。”刘文静坦言。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首先要在经济上引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李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浦东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339万亿元,但是新区产业用地空间是有限的。对此,浦东一手抓创新策源,充分发挥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的优势,提升产业链水平;一手抓产业空间布局,加大制度供给盘活释放存量产业空间,特别是聚焦新赛道未来产业,布局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让有限的产业空间匹配更高质量的产业。

张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供图/浦东新区

张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供图/浦东新区

“在浦东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对于优质项目,浦东今天没有门槛、未来更不会有,企业到浦东只会感到一马平川。”李慧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除了企业数量,还有产业高度。

浦东新区的布局其实从“十三五”开始便已经逐步明晰,逐渐形成目前以“三大先导”“六大硬核”为引领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在“十四五”也将加大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为了支持这些产业发展,科经委下设电子信息产业处、人工智能和信息服务业处、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处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比如像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处的负责人就不乏医学、生物学博士。”李慧介绍说。

2021年9月,《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三大先导产业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同时布局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今年1月初的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增强抓招商扩投资的精准性、实效性,更加注重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提着篮子去选菜”,紧跟科技创新新动向,更有针对性地吸引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产业方向后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产业生态,这对于企业的吸引力远比政策来得长远。

刘文静告诉记者,上海如果没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也不会吸引企业落地。除去上海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生态还包括临床资源丰富度、监管人员专业度等等,这些要素的聚集需要很长周期,并非短期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可以带来。

尽管已经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形成产业生态优势,但上海依然有危机感。“上海的优势在于持续创新。一个产业成熟后,对于创新能力需求降低,就有可能离开。因此上海在吸引大量企业的同时,也有大量成熟产业的企业离开。上海在全国产业体系中,承担的责任就是科技创新,然后转移,再探索新的科技创新方向。”张志刚表示,上海应该成为一轮又一轮创新的策源地。

上海需要通过创新持续占领产业体系的制高点。“陈吉宁书记到任后,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他本身是科学家,在世界最高水平的学府中学习、研究,也担任过领导职务。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判断精准和专业,让上海市各级官员都有一种‘知识恐慌’。”有上海科技条线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去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印发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标国际前沿技术趋势、挖掘鼓励本市产业特色,上海正以三维立体的政策,发力未来产业发展。“如果说‘3+6’新型产业体系是上海产业的‘今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领域是上海产业的‘明天’,未来产业就是上海产业的‘后天’。”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说道。

《行动方案》主要聚焦五大未来产业: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并以2030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为目标。吴金城介绍,新兴产业领域的融合演进,能进一步完善上海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发布的五个未来产业方向,只是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但是真正的未来不可定义。但这意味任务从跟随向引领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作用毋庸置疑。”张志刚表示,上海一直是国内产业的排头兵,产业发展定位需要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错位,并且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不能像过去一样主要以承接外资资源为主。

“产业聚集是自然形成的,只有多领域融合、交叉才能培育出未来产业。我们可以利用政策,包括行政规划调整、投资等,快速建立某个领域的产业聚集区,但是难以做到开放性创新。”张志刚指出,从追赶到引领,必须让环境具备支持探索的能力。

发于2023.3.6总第108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上海:如何竞逐全球

记者:陈惟杉(chenweishan@chinanews.com.cn)

责任编辑:刘鹏林

相关阅读:
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断扩展优化 旗舰物种野生种群持续增长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