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推进“长治久清” 打造“海口经验”

本报3月2日讯(记者李欣)3月2日,市生态环境局举办新闻通气会透露,今、明两年,海口将完成68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建立“长治久清”管理机制与保障措施,打造“海口经验”,为类似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海口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再创历史新低,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近三年首次达到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99%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今年,海口将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

聚焦PM_2.5和O_3协同控制,从全面强化扬尘治理、涉VOCs废气整治、油烟和禁燃限放管控等方面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践行大气污染防治全链条工作响应机制,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气,完善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海口环境空气质量。

碧水保卫战

加强国控省控考核水体、城镇内河湖考核断面及黑臭水体等地表水水质状况定期通报及超标预警通报工作;研究建立演州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谋划推进演州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立全市23条入河排污口名录,实施排污口分批分类规范化整治。

净土保卫战

确保2023年海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从源头治理、替代品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场所达标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禁塑工作;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景区”“无废会展”,打造与自由贸易港相匹配的“无废城市”。

相关阅读:
​人不率则不从 身不先则不信传统德目的现代阐释(上) 我省增设5个社保医保便民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