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黔西南:强化小微权力监督 守好农村“三资”钱袋子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茶业公司租借陶家坡集体土地的土地流转费已经支付,但村集体账户上却没有记录,这其中可能有蹊跷……”前不久,黔西南州望谟县郊纳镇纪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检查时,发现冗岩村陶家坡组4年共计8880元的土地流转费去向不明,经查,该村村委会主任王某某先后挪用资金6647.61元。最终,王某某受到严肃处理,挪用资金全部追回。

集体“三资”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黔西南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廉政风险点,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以有力监督保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使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护航乡村振兴。

聚焦加强村(社区)集体经济监督检查这一重点,州纪委监委制发工作方案,实行以县级为主、州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模式,围绕党委落实主体责任、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等6个重点任务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并查处农村“三资”管理中责、风、腐问题。同时,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州查处的887件村级“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的全面梳理和分析,深入查找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洁风险点,聚焦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村级事务决策、村级财产管理等8个方面,细化形成“八严禁”“五十不得”禁止性规定,既为村(社区)干部依法用权、规范用权列出“负面清单”,也为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履责提供监督清单。

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紧盯“三资”管理使用中的责、风、腐问题,强化监督执纪,持续发力守好群众“三资”钱袋子。晴隆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上级监督的组织优势,统筹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对全县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工作,将督促问题整改贯穿监督检查全过程,分类建立发现问题、查办案件两本台账,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等方式对问题整改进行交办督办,持续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安龙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选取典型案例,督促指导案发单位开展“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覆盖村全县村组干部2077名。贞丰县纪委监委强化与巡察、审计等部门沟通协作,发现一批私设小金库、资金报账程序不规范、部分资金重复列支等问题,处分干部6名。

(黔西南州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我省32.7万家工业企业完成安全生产风险报告 高英坡:培育工艺美术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