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陈树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守护百姓健康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魏亚慧齐彦红

“今天咱们坐一起,是想跟大家聊聊,做个简单调研,让我把全国两会的建议完善一下,提得更接地气一点。”2月21日,记者见到陈树波时,他正在跟医院基层骨干一起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从基层带回的声音。

陈树波是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了,五年的履职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疗工作者,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是他一直关注的方面。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陈树波带领着邢台市人民医院的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近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人心,邢台市人民医院也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京津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把京津的专家“请过来”,使患者不用去京津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疗。现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1家医院的4000多名专家建立了远程会诊网络。这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也促进了医院诊疗能力的提升。

同时,邢台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开展医联体建设工作,先后与21家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将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医疗技术“植入”基层医院,让老百姓享有“三甲医院”的就诊便利,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地市级医院离老百姓近,我们既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承接者,也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拥有者,应该起到桥梁作用,兜住健康的底,同时解决疑难杂症。”陈树波拿起自己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对优质医疗资源如何统筹的思考。他对记者说,根据以前的调研,像邢台市人民医院这种地市级的综合公立医院,辐射半径一般是50至100公里,他的愿望就是让辐射范围内的老百姓在这100公里中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

这次去参会,陈树波准备提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议,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要求,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建立包括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或乡镇医院的三级诊疗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分工合作,提高区域医疗水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让百姓有“医”靠。

从院内座谈到社区医院调研,从门诊巡查到考察医联体建设情况,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了完善自己的建议,陈树波在工作之余,认真倾听百姓的所求、所需、所急、所盼,记录整理“干货”,力求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作为人民代表首先要知道老百姓想什么,知道大家伙着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把大家关心的问题反映上去。”这是陈树波常说的话,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相关阅读:
河北:九个计划推动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我省要求切实抓好春管备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