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挖掘传播价值 让技术为内容服务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记者陈泽安卢娟)在17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聚焦数字赋能,发力全球全媒传播”分论坛上,与会国传从业者、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如何让技术赋能做好城市传播、城市品牌如何助力国际传播等内容展开讨论。

挖掘传播价值 让技术为内容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典林认为,做城市传播工作,需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技术,把传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挖掘出来,也是一种技术思维。

他表示,城市在进行品牌传播时需要首先理清要表达的价值观,然后要找到合适的叙事元素来呈现这种价值观,最后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表达出来。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新华社驻联合国分社原社长马建国认为,不管技术如何变化,在城市进行品牌传播依然应遵循内容为王,根据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技术方式,传播城市形象。

手握各种技术却不知如何用好,这是当今传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马建国看来,任何一个城市都要抓准自己的特点,挖掘身边的故事。

与会企业代表也认为,好的内容和技术应用最为关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全图通公司副董事长蔺陆洲说:“不管外部技术和交互手段怎么变化,你得有个内核,就是你得有个好故事。”中科闻歌副总经理陈思含认为,技术要为我所用,有应用场景才能真正地转化出来。

在传播渠道上,黄典林表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对于城市品牌传播如何在社交媒体空间形成传播效应,黄典林认为应尊重社交媒体逻辑。在他看来,要有互动性、可传播性、可连接性。最后,要能形成一种数据累积,城市在传播推广后需要了解用户反馈,此时技术的运用就非常关键。“有了好的价值观,有了好的叙事元素再加上技术加持、技术赋能,以及对社交媒体逻辑的适当把握,我们是可以把它做好的。”黄典林说。

由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海南分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17日上午在海口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城市叙事,提升国传效能”为主题,旨在深入研讨如何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讲好城市故事,加强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深圳出台金融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批准处分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