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31省份2022年GDP出炉,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和达53.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4.2%。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六经济大省2023年开足马力,立下新年发展目标。
近期,河南、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相继发布一揽子拼经济政策措施,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从“稳经济”到“拼增长”,六大省做了哪些准备?今年各省发展重点在何处?贝壳财经记者通过数据拆解六大省新年计划。
一、六经济大省全国GDP占比44.2%
山东、浙江、河南经济增速超全国
2022年,六省经济体量仍然保持领先,GDP总和达53.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的44.2%。广东以12.9万亿元稳坐全国第一,这已经是广东第34年蝉联全国第一。2023年,广东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或将突破13万亿元。排名第二的江苏,则登上了新台阶,以2.8%的增速突破12万亿元关口。继2020年突破10万亿元、2021年突破11万亿元,江苏已连续3年“逐级而上”,跨过三个万亿大关。此外,2022年,河南经济增长快于全国,突破6万亿元关口。
2022年,山东在六经济大省中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得益于投资、进出口的强劲表现:2022年山东进出口总值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8%。而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首个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城市,山东工业技改投资和“四新”经济投资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6.1%。对于河南和四川来说,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2年两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总体来看,2022年浙江的“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投资、进出口、消费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浙江出口对全国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进出口、进口贡献率居全国第2位。
二、“全能选手”广东狠抓制造业
2022年重大制造业投资占比上升
广东不仅是我国经济第一省,也是人口、外贸、科技创新、工业大省。虽然广东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但也面临发展难题。
近3年,广东经济增速不及江苏,粤、苏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粤、苏生产总值差距最大为9330.1亿元,2020年至2022年,广东GDP增速为2.3%、8.0%、1.9%,连续三年低于江苏增长。在江苏奋力追赶之下,粤、苏差距三年连降,2022年两者差距缩减至6243亿元。
细看两省各产业的生产情况,变化主要出现在工业领域。2020年,粤、苏GDP差距从9330.1亿元降至8343.9亿元,缩小986.2亿元,两者工业增加值差距缩小760.3亿元。2021年,江苏工业增加值超过广东,工业第一大省易主江苏;2022年,江苏保持领先地位并拉开差距。
除了被江苏赶超的“危机”压力,广东的发展也走到“从量到质”的关键时刻。在2023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我们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主要也在质上。”
全能型“优等生”广东,拼经济的突破口在何处?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先进制造业是广东的突破口。
今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努力建设制造强省。先进制造业一直是广东工业的重点,2018年至2022年,先进制造业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一半。2022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先进制造业起到支撑作用,增加值增长2.5%。
放眼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广东、江苏并驾齐驱。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2022年11月,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江苏占据十席,广东产业集群入围数量全国第二,涉及通信、家电、智能装备、电池、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2023年,广东表明“决心”,将围绕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据广东发改委数据显示,2023年重大制造业项目在年度投资计划中的数量、投资占比以及项目平均年度投资金额均大幅提高。
目前,广东《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尚未发布,部分地级市已经“抢先”出台拼经济相关政策:中山市强产业稳增长行动和扩投资增动能行动并举,对优秀制造业企业进行现金补贴;深圳市不仅给予现金奖励,还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聚焦消费电子、面板、芯片制造等行业,一季度开展5场以上专项产销对接活动……
三、江苏今年帮企业降成本渡难关
山东为企业减负发力促消费
受到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江苏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增加。以工业为例,2022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利润9061.86亿元,相比2021年有所降低。1月至11月江苏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6.7%,随着一揽子企业纾困政策落地,企业盈利降幅收窄,全年降幅缩至4.2%。
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降低经营成本,仍是江苏2023年工作重点。
江苏2022年市场主体总量增加至1411.9万户,相比2017年增加74.3%,总量居全国第二。2020年,江苏新增市场主体267.6万户;2022年新增169.0万户。江苏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持续推动国家和本省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针对困难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需所盼。
2023年1月,江苏针对经济运行中的困难点施行42条政策措施,涉及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稳就业、降成本、促消费等多个方面。针对中小型企业,江苏设立100亿元规模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并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贴息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增产增效。
山东今年同样将为企业减负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大力促进消费。
2月4日,山东发布第二批促进经济加快恢复政策清单,共有37项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向好发展。其中,8项企业减负政策措施,涉及提振消费政策5项。除了开展居民消费、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山东还提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电商“三个十”计划,即,新打造10家电商供应链基地、10家电商直播基地、10个电商产业带。
2022年山东消费增长乏力,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1.4%,但网上零售正向增长,成为山东消费新的增长动能。2017年-2021年,山东网上零售消费高位增长,2022年网上零售总额达6698.7亿元,同比增长7.5%,电商逐渐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此外,山东还支持发放购房消费券等多种形式促进住房消费,并在政策端、金融端给予鼓励。比如,全面推行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登记模式,对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允许各市适当上浮公积金可贷额度。
四、浙江、河南以投资促升级
计划2023年投资均超万亿元
投资不仅能形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又为未来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回看2022年,投资成为浙江和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2022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河南增长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较快。
浙江和河南在2023年都计划通过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据两地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浙江将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河南将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万亿元。今年1月,浙江启动了“千项万亿”工程,河南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
未来,浙江的经济增量会在何处?据《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未来5年,浙江投资交通领域和先进制造业领域项目数量最多,投资金额最大。交通领域将投资291个重大项目,涉及金额20821亿元。
“415X”产业集群是浙江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千项万亿”工程也将聚焦先进产业群建设。5年实施方案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4个重点发展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项目均有涉及。此外,数字化技术改造和现代服务业也成为浙江未来投资的重要项目,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兔年开工首日,河南“三个一批”活动涉及项目超3000个,涉及投资金额超3万亿元。开工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超七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在前列。
五、从“大省”迈向“强省”
四川发“政策大礼包”招商引资“补短板”
2月7日,四川发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政策措施36条,聚焦企业纾困、投资、消费、外贸、产业发展、营商、民生等10个方面,多项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刺激发展。其中,两处提到境内外知名企业来川投资,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此前,在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更大力度招引外资。
近年来,四川招商引资成果斐然。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再创新高,达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其中,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到资增长59.5%,高技术产业增长34.37%。
四川招外商引资规模连续两年创新高,为何还想要牵手国内外大企业?贝壳财经记者发现,目前,四川已经创建了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但是在“大省”转变为“强省”的过程中,仍需要更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相比其他经济大省,四川制造业缺少具有引领性的企业。工信部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有118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9279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浙江、山东、江苏、广东数量最多,均在全国前四。河南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虽不及浙、鲁、苏、粤,但均在全国前十位。而四川仅有22家单项冠军企业,排在全国第15位,所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列全国12。
与大企业牵手成为四川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以龙头企业发展机遇补链强链。四川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22年四川瞄准外资招引工作,把外资制造业作为招引重点,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有效促进了一批世界500强龙头企业落地或增资。2022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先后与成都牵手,也为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装上了引擎。
除了从外部寻求发展机遇,四川也将支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四川36条”也提出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珠峰攀登”行动和“贡嘎培优”计划,培育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小升规”企业等。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