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八部门二十条举措促中小微企发展

昨日,深圳8部门对接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纾困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共提出了20项具体举措。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共同研究制定的20项举措中,针对纾困的就有8条,举措多、范围广、力度大,深受中小微企业关注;针对高质量发展,《措施》主要围绕市场需求、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有4条措施,全面务实,涉及到的各类补贴、激励和奖励等力度空前。

纾困:提升服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首先,在广大企业普遍关注的减免税收方面,《措施》提出今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自2022年至2024年,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22年1月1日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实际发生额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在降费缓缴方面,对阶段性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政策到期的中小微企业可申请分期或逐月等方式缓缴、补缴,并且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用人单位,可按规定向公积金中心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对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行水、电、气“欠费不停供”,免收在此期间产生的欠费滞纳金等。

在降低用房成本方面,明确了加快建设一批质量优、价格低、品类全的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以及明确了厂房平均租金标准,即在全市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平均租金价格不高于35元/月/平方米。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方面,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服务属性,不仅会建立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及时兑现中小企业胜诉权益;还将遴选优秀律师,组建中小企业债务清欠法律服务团队。

在降低企业融资贷款成本方面力度也不小。例如对2023年1-3月从深圳辖内商业银行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2%的贴息补助,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等。

《措施》还明确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和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实行“见贷即担”。其中,今年将针对小微企业的担保费率最高可减免40%、且不高于1%;对符合条件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的,可适当减收再担保费。

《措施》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鼓励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此外,《措施》还将进一步深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2023年计划实现金融驿站网点达到150个,举办金融驿站活动100场,解决融资金额超1000亿。

提质:扩大需求、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首先在扩大市场需求方面,《措施》分别围绕扩大市场消费需求和帮助企业拓宽渠道两方面。其中,扩大消费需求包括鼓励各区发放多种形式消费补贴及组织各类消费活动,持续推动消费复苏;以及通过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等方式大力支持文旅体行业发展,例如加大对演出场所、电影院、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办好深圳马拉松等体育赛事等。帮助企业拓宽渠道则主要包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加快推进应用场景示范,其中对高端装备、智慧物流等重点领域及一批应用示范项目要扎实落地,尤其要为新产品、新业态先行先试创造条件。

其次,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主要有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和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其中,《措施》特别提到,对符合条件的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今年产生的利息,贴息支持比例提高30个百分点,最高可按照实际支付利息的80%予以资助;为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今年将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批以上,入库企业2万家以上;到2023年底,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万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以上;以及继续鼓励企业参加“创客中国”(深圳)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对在深圳赛区的获奖项目,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等。

在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主要有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育、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和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其中,今年将遴选一批优质平台商,每年对其助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的任务完成情况分别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助,推动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面对人才紧缺问题,《措施》提出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每年将培训1000人次以上;《措施》还将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服务行动五年计划,发挥“深i企”平台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公益服务等。

八部门二十条举措促中小微企发展

深圳快速推出助企举措获点赞:政策“及时雨”将成企业“助跑器”

“深圳真金白银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温度,更加坚定企业扎根深圳发展的信心。”2月6日,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深圳2月2日刚刚召开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行业协会座谈会,提出培育最好土壤,提供最好服务,给予最好支持,加快推动市场主体实现更大发展、取得更丰硕成果。4天后就出台政策措施,用心用情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各方纷纷表示,该《若干措施》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共提出了20项具体举措,非常贴近企业所需,这是政策“及时雨”、企业发展“助跑器”。这种利好政策,直达企业、直抵人心、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推动深圳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供需两侧“齐发力”,保障中小企业平稳运行

“当前正值各行各业‘春耕’之际,该措施出台恰逢其时。”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规划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张国平表示,该政策供需两侧“齐发力”,从供给侧方面,通过延期还本付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保障中小企业持续性运营,从而实现稳就业稳增长。在需求侧方面,通过发放消费券,开拓国内外市场等刺激消费,有效扩大市场需求。

洲明科技集团董事长林洺锋深有感触地说,《若干措施》提出的一系列税收融资、降费缓缴、用房成本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有助于企业保持维持现金流,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从需求侧方面,《若干措施》指出,要鼓励各区发放多种形式消费补贴及组织各类消费活动,持续推动消费复苏。同时支持文旅体行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星级酒店、旅游景区“联游套票”给予补贴,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尽快恢复发展。

“欢乐港湾将紧抓行业及市场机遇,创新创效,加快推动文旅商多业态融合发展。”深圳华侨城滨海有限公司欢乐港湾运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基于《若干措施》,深圳欢乐港湾将围绕摩天轮主题IP,继续打造更具创新性和可玩性的文旅营销活动。深圳欢乐港湾将打造城市级活动品牌如繁星音乐节、湾区国际戏剧生活节、湾区首届数字灯光艺术节等,引入潮流体育运动品牌赛事如国际滑板赛、深港单车节等,推出更多惠民便民的消费活动,进一步促进城市消费力的提升。

23 BURGER STORE万象前海店店长胡爱玲对《若干措施》期待满满。她说:“像去年深圳发放各类消费券后,我们在壹方城店和万象前海店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希望今年也能有更多类似的优惠活动激发市民热情。”

《若干措施》提到,要充分发挥协会、联盟作用,市区联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有针对性的展销会、观摩会、对接会、专题会、推介会等,点对点开展供需对接。“政府出台系列举措不仅是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同时也是对展会角色的政策引导和支持。”ITES深圳工业展创始人姚纪广说,会展平台是生态的缩影,一个侧面反映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作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先进制造技术的ITES深圳工业展,每年通过大型专业的展览平台,展示来自国内外制造业的前沿技术成果,汇聚各行业的优秀人才,带来先进的制造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市场机会,帮助中小微企业不断转型升级。

转型创新“双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小微企业座谈会很快发布具体支持措施,可谓掷地有声,务实有力,极具针对性,真金白银的扶持举措让深圳设计人备受鼓舞。”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表示,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将用一种新思维、新路径、新模式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将发挥行业协会的平台优势,整合各垂直领域优质资源,力争工业设计全领域全覆盖,为工业设计企业不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打造工业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

“新年第一周,市政府组织召开座谈会倾听企业的心声,第二周第一个工作日就出台《若干措施》,真切感受到深圳政府对提升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圳市机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威向记者细数道,在政府大力培育下,机器时代将继续坚定创新,助力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企业打通产品上市的最后一公里,与深圳携手同行,共创未来。

《若干措施》提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育,推动2023年企业家培育工程及产业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名额向小微企业倾斜,并扩大培训规模。

“‘专精特新’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强链补链的关键所在,深圳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深圳科创和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水,促进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链、政策链、资本链、空间链、产业链、人才链”等服务,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生态平台。

“深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深圳市瑞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建道表示,深圳汇聚创新技术、工匠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坚力量,让企业更有信心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持续发展。

“在数字化建设路上能够得到政策支持和助力,有利于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罗育银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布局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助力数字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20条均清晰标注了相关责任单位。“通过精准划定负责部门,建立一套立体性服务体系,实实在在帮扶企业。”张国平认为,《若干措施》通过依次部署,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创造市场需求,再通过支持企业转型与创新,内外联动推动深圳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首届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5月举办 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 为搭帐篷建“专区”雇“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