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垄垄韭菜不断茬 村民月月有收入

东山村集体经济试验示范基地,韭菜长势喜人。本报记者陈丽园通讯员蔡翔任摄

本报2月5日讯(记者陈丽园特约记者陈创淼通讯员蔡翔任)春节假期刚过,秀英区东山镇东山村村民便为农事忙活起来。2月4日一早,记者跟随农户来到东山村集体经济试验示范基地,只见一个个大棚里韭菜绿意盈盈、长势喜人。

得益于东山村委会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创新模式,以“政府主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平台公司”为组织架构,把闲散的土地和农户组织起来,发展韭菜产业,随着韭菜一茬接一茬地收割,村民收获满满,人人干劲十足。

“我们3人一组管着9亩地,每个月都有韭菜收割,企业按每斤2元的价格收购,我们每个月都有收入。”在村民林桂娃认管的韭菜地里,一垄垄绿油油的韭菜整齐排开,长势喜人。林桂娃边除杂草边告诉记者,“以前在自家地开展种植可没那么方便,现在我们只要负责管理,水管、大棚等基础设施村委会都给我们建好了,销售也不用愁。”林桂娃告诉记者,随着她管理的韭菜逐渐增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现在每亩地平均每个月可收获韭菜1500斤,田头兜底收购价为2元/斤,一亩地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林桂娃笑着说道。

“我们通过村集体经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由村民合伙种植管理韭菜,大家积极性很高,村民参与认领管理比例达到90%。”东山村集体经济试验示范基地合伙人洪光益介绍,目前基地试验面积占地27亩,优品选择种植“五零”韭菜,打造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基地还整合了政府下拨的乡村振兴惠农资金,做好旱涝保收项目,引导农户共同参与,实现增收致富。”洪光益说。

此外,该基地还设有3亩“碳达峰、碳中和”研学基地,供学生进行研学体验。“下一步,基地将进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五零’韭菜丰产丰收。”洪光益介绍,接下来,将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并完善配套设施,包括喷灌设施、大棚、冷库、展示活动厅、包装分拣车间等,保障基地正常运营且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进一步升级。

相关阅读:
“中国女性买下冲绳无人岛”,日本反应 新时代新征程 严查乡村振兴领域作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