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给乡亲“帮个忙”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史叶高佳任英飒

村级综合服务站,是离村民最近、最基层的政务服务工作站。

你可能会想,这样的服务站都能做点什么?其实,能做的还真不少。帮村民去镇上代办材料、上门给行动不便的村民服务,还可以查询省内各大医院信息并挂号等。日前,记者史叶来到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尹村综合服务站,体验帮办员的日常。

“我们服务站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村干部。”给小叶进行“岗前培训”的是山尹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韩晓磊。

“我想去医院看看消化科,能不能帮我挂个号?”一位阿姨给小叶派出了上岗后的“第一单”。小叶点击着智慧平台的屏幕:我要办政务—医保医疗—选择医院、科室、时间—扫码支付,不到5分钟,医院的号就挂好了。

村委会院里传来大喇叭的声响:“村民朋友们请注意,爱心公交卡已经年检回来了,可以来村委会取走。”韩老师告诉小叶,这说的是残疾人爱心公交卡,“我们每个月收集好公交卡和身份证之后,会帮村民送去充值。”这个接地气儿的办公场景引发了小叶的好奇心,她也成功“打卡”大喇叭广播,提醒村民城乡医保还可以继续缴费。

别看大喇叭样子土,它可是村里信息通知的“一把好手”。韩老师说现在微信群发消息很方便,但是村里老年人多,他们大多不用智能手机,而且群里消息一多,查看不及时就会漏掉。大喇叭广播能覆盖更多的人接收信息,不让老年人掉队。

小叶很快接到了“新订单”,给一位孤寡老人上门进行社保认证。“您看着手机镜头,张张嘴巴。”小叶按照韩老师教的那样一步一步完成了老人的社保认证。

在跟随韩老师上门服务的途中,小叶注意到,和乡亲们打声招呼的功夫,韩老师都能“接单”。乡亲问:“俺家想办大病医疗救助,具体怎么办理?”韩老师简单和乡亲介绍了需要的手续材料,并约定好时间帮对方进一步办理。群众的需求不仅仅出现在服务站里,还出现在街边小巷、电话微信里。

小叶体验帮办员的一天结束了,韩老师服务群众的工作还在继续。韩老师说:“我们所做的都不是什么大事,甚至有点琐碎,但都是村民离不开的生活。”就是这些“最重要的小事”,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基层工作。“韩老师”们也用充满耐心和责任心的服务,连起了群众的心。

相关阅读:
唐山制造业者“蓄力”出发 衡水工业经济发展“量质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