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4小时服务过海旅客 志愿者温暖“回家路”

1月18日,海口新海港码头志愿者在发送免费矿泉水。本报记者石中华摄

连日来,在新海港的周边,一辆辆等待过海的车辆有序排队前行。天空中,无人机在“喊话”帮助维持秩序;路面上,志愿者协助交警、港航工作人员站在车流中逐个敲开待渡车辆的车窗,确认是否已预约购票,询问旅客是否需要帮助,为春运过海的旅客提供24小时的贴心服务。

□本报记者周慧

设立“流动”服务站全天服务“不打烊”

一顶帐篷、两张桌子、一个保温桶和一箱箱爱心物资……在新海港港口外的一处临时志愿服务点,成了流动爱心驿站。连日来,每日早上8点,年过六旬的志愿者吴秋顿、赵同伟都会来到点位为旅客分发爱心物资,并不时地将物资沿路分发给待渡车辆。

“我们这里有八宝粥、饼干,还有热水可以泡茶和方便面。都是免费提供的,你们可以带到船上吃。”车流中,身穿志愿马甲的他们抱着矿泉水和干粮,主动询问过往车主。他们虽已退休多年、头发花白,但仍精神饱满,大年初三便开始守护在保障春运的岗位上。“我们年纪大了,还能发挥余热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感到非常快乐和充实。”

“从春节前至今,我们面向社会和高校招募志愿者,每天分三个班次为过海旅客提供24小时服务,在岗服务的志愿者每日累计达上百人。”秀英区志联相关负责人韩放告诉记者,春运期间秀英区以“固定+流动”的方式科学设置志愿服务站点,除了“三港一站”的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还根据路面车辆情况,在滨海大道路口等点位动态增设3个临时志愿服务站点。

爱心物资暖人心

协助购票提效率

“我们的车离志愿服务帐篷还有好一段距离,志愿者迎着冷风沿路将食物送过来,我们非常感动。”旅客吴先生说,刚好车上小孩肚子饿了正闹腾,幸好志愿者送来食物,小朋友欣喜不已。

除了为有需要的过海旅客免费供应物资,志愿者还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志愿者吴秋顿发现,过往游客咨询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在手机上预约购票,不太懂操作智能手机的他让儿女手把手教了好几遍。连日来,他已经帮助数十位有出岛需求的旅客司机提前在线上预约购票。

“以前有一次来港口现场买票,等待的时间很长,这次明显感觉港口疏运效率提高了。”时隔近10年再次带上一家五口自驾游来海南度假的福建旅客梁先生说,“景区和港口车站时常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在他们的帮助和引导下,我们的出行方便了不少,让大家感受到了海口‘志愿之城’的温度。”

相关阅读:
GDF免税城开业两年经营品牌达600多个 节后走访鼓干劲 问需解困暖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