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人口负增长要担心吗?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去年全年经济数据。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该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人口负增长,我们需要担心吗?

国是直通车推出“国是问答”栏目,综合官方和专家权威观点回答。

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20万亿元,达121万亿,这意味着什么?

国是直通车:超120万亿元,意味着上了一个新台阶。在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中国经济又突破了一个整数关口。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约18万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看,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超120万亿元,也意味着经济运行稳。从2021年的114万亿,到2022年的超过120万亿,中国GDP增长了3%。这个3%,相比国际主要经济体依然是一个较快增速。德国已经公布了全年经济增速预估数,是1.9%;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在这么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中国3%的经济增速实属不易。

超120万亿元,还意味着民生更加有保障。2022年,中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的预期目标。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CPI全年温和上涨2%,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人均居民收入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超120万亿元,更意味着要继续努力。中国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算下来,我们目前为1.27万美元。要达到这个中期目标,还要增长翻一番多,120万亿还只是前进当中的一个小台阶。

2022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3.0%

如何评价这份成绩单?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表现的核心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消费,消费全年负增长0.2%,但在12月份新冠病例显著增多的背景下,消费降幅反而收窄,意味着消费恢复后经济增长会变好;二是房地产,去年房地产投资下降10%;三是疫情,过去三年这都是一个干扰因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中国经济也会发生变化。

宗良表示,基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较为妥善地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疫情防控的协调问题,这为2023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很好基础。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从现在开始触底回升,一季度有所回升,二季度、三季度增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3%的增长率低于2021年的8.4%,但高于2020年的2.3%。2022年的4月和11月,中国分别遭遇了两轮疫情,人流、物流、供应链都受到较大影响,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20年上半年。但很显然,2022年中国在应对问题上更加熟练,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很好地稳住了经济,并在2022年底适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从而使中国GDP获得了增长3%的成绩,这一点来之不易。

2022年,中国GDP季度增长数据为4.8%、0.4%、3.9%、2.9%,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疫情对经济带来的疤痕效应需要时间去抚平。目前,需要尽快将经济增长恢复到潜在增速水平,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若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恢复较理想,就业能得到较好改善,物价水平能保持稳定,整个社会欣欣向荣,大家同声共气往前闯、干事业,相信经过“休养生息”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可期。

2022年末人口总量有所减少,我们应该担心吗?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2022年是中国人口负增长的一年,但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他强调,必须看到人口发展的阶段性。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是一种温和的人口减少,所以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据预测,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2050年预计仍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全球两个十亿级以上的人口大国之一。

原新认为,中国依然处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中,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经济持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强劲,由此带来的超大市场规模不可估量。

2023年消费市场会如何?

如何让大家敢消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及复工复产,疫情对商业、服务业影响非常大的时期已经过去,因此未来景气度回升是必然趋势。从消费形势看,2022年全年商品零售额增长0.5%,餐饮行业全年下降6.3%,但月度变化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将进入上升通道。

赵萍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善消费预期。首先,消费市场回暖要在供给端发力。随着供给端供给能力持续恢复,消费热情正快速提升。一个多月以来,整个消费市场出现大幅回暖甚至非常火爆的场景。消费市场回暖首先需要使供给恢复常态,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打通供给端原来的卡点、堵点,使供需结合匹配度更好。

第二,加快供给创新。不管“Z世代”、老年群体还是常规消费主体人群,都需要有更多新产品、新服务,通过进口、产品创新方式、引进一些设计师小众品牌等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供给能力改善,对于促进消费快速回升至关重要。

展望2023年,经济增长着力点是什么?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展望2023年,基建投资大概率还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二是“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三是“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可以看出,不论是政府投资、重大工程、区域间基础设施,还是政策性金融、重大项目,均指向基建投资。可见,基建投资是2023年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来源国是直通车|作者张文晖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2022年我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2023年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千城年俗|特色花馍迎新春 别样年俗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