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视频|朔尔茨访华是迫于压力 还是真心寻求合作共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许多国家也在思考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当我们把这些思考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潮流。在1月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和特邀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邱文平共同就世界进入“觉醒年代”展开了演讲与讨论。

现场一位观众提问称,德国总理此次访华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有求于中国,还是真心寻求合作共赢?从长期来看的话,德国能否抵抗住西方反华势力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寻求与中国的发展?

视频|朔尔茨访华是迫于压力 还是真心寻求合作共赢?

欧洲的未来很重要一个元素就是德国的角色该怎么来发挥。对此,张教授总体上觉得欧洲和美国的矛盾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欧洲跟美国矛盾其中一个主要是欧洲大国德国、法国与美国的矛盾。现在欧洲越来越看清楚了,美国实际上是割韭菜,割盟友的韭菜,非常之心狠、毫不留情。这是过去矛盾的延续,有些领导人看得比较清楚,比方默克尔她看得比较清楚,朔尔茨慢慢地开始看到了。

总体上,无论从地缘政治结构还是经济结构来看,我们可以很自信,不要害怕美国欧洲联合起来对付中国,联合不起来的。因为中国是世界唯一的一个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国家。以德国为例,你的制造业未来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德国企业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早就超过了在全世界销售的汽车。然后人工智能最大市场也在中国,你不得不到中国来,你的产品如果不经过中国市场的考验、大数据的考验,怎么可能卖到世界去?整个未来就在中国,德国企业家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德国是欧洲2022年在中国投资增加最多的地区和国家。政治人物为了选票、为了什么东西在玩各种各样游戏,但这不解决根本问题,最终还是民生、还是经济,张教授相信这一点。

视频|朔尔茨访华是迫于压力 还是真心寻求合作共赢?

从地缘上来讲,欧洲是个破碎的板块,整合不起来。因为它是分裂的,为了成立欧盟,不得不要20多个成员一人一票,谁都可以否决,而且每个国家有自己的语言,20多种语言都要放在里边,这个怎么运转?但它不这样做、不这样安排,欧盟就成立不起来,这使它有很多先天不足,所以最后欧洲大国还是要靠自己,甚至靠与俄罗斯、中国的某种合作,才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

视频|朔尔茨访华是迫于压力 还是真心寻求合作共赢?

德国就是,俄罗斯便宜的能源和中国的大量商品,包括德国50%企业一半的中间产品来自于中国,比方生产的一个东西的零部件等等。所以这些基本面在这,我们不用太担心,可以很淡定。张教授对美国吹嘘的什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合起来感到不屑,它的凝聚力远远不如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自己就是百国之合,凝聚力比它强多了。所以这是大势所趋,当中会出现波折,但是和中国关系走好,出于它自己的利益,它需要这样做。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编辑:刘清扬)

相关阅读:
国家卫健委: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原党组成员、机关党委原书记张文富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