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视频|当时有没有摸摸家底?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答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

记者:当时你们有没有摸摸家底,手里有的资源能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根据这三年国内这块的感染率,另外也参考全球其他国家人群的感染率。我们当时算的是你什么都不做了,完全任由感染,那手里资源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按照这样缓疫压峰的情况,把感染的人数包括需要住院的人数,能够给稍微拉得缓一些,缓一些我们医疗资源的供给就是够的。”

2022年12月上旬,不少城市开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感染患者数量猛增,医院的发热门诊首先承压。据媒体报道,有的医院发热门诊人数激增10倍,一名医生一晚上最多接诊了150名患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称:“我们当时预判到了老百姓发热就诊需求会增加,所以当时做的方案,首当其冲的是发热门诊,我们要求所有的医院都要开放发热门诊,尽可能地要满足这些发热患者的就诊需求。”

(素材来源:《面对面》编辑:陈佳雯)

相关阅读:
视频|由于春运 农村中小城镇感染峰值或于1月中旬到来 新华全媒+丨一线直击:救护车在抢救生命的路上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