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旅游请别“不拘小节”

本报1月1日讯(记者陈晓洁)假期是出游的好时节。自觉做文明人、爱护公共环境,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仍有个别“不拘小节”的市民游客,给文明旅游丢分。

 1月1日上午,记者看到在海口人民公园内有不少提示牌,提醒游客文明游玩,注重保护环境。但仍然有个别市民饮料瓶乱丢、纸屑乱扔、践踏草坪,在一些小道上,食品包装袋、塑料瓶会不时“闪现”在草丛,而景区安置的垃圾箱却被“冷落”。

“很多游客都能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但偶尔还是有果皮纸屑被扔在地上,我们都会及时清扫,保持整洁环境。”一位清洁工人说道,能感觉到这几年人们文明旅游的意识越来越强了。

除了随手丢垃圾外,市民张女士认为还有一些不文明行为会让旁人感到不舒服:“比如有些人在长椅上休息时,用手机刷视频并将声音外放,造成了噪声污染;还有的把鞋子脱掉,直接把脚搭在椅子上,自己舒服却全然不顾他人。”

“希望广大朋友们在外出游玩的时候,能够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节假日莫让文明意识也‘放假’。”张女士表示,公园是大家共同的家园,需要每个人一起维护,让文明与美景一路相伴。

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记者发现,近几年,不仅游客自觉做文明人,许多景区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添垃圾桶,增设文明旅游提示牌、标语牌等,指导景区工作人员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指引,使文明旅游行为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文明出游庆新年 反对浪费树新风 海口江东新区将建 中通智能快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