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南科学规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八十四场)在海口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我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

□本报记者曾昭娴

通过各项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传播扩散

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我省持续开展全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就诊人数及新冠病原学检测情况监测,加强全省总体核酸检测情况、哨点医院监测,开展了基于网络的海南省居民新冠感染状况调查,通过多渠道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近日,我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各市县进展不一,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国家“二十条”后,我省积极采取“3+2”防输入措施;“新十条”后,对重要机关、酒吧等娱乐场所加强管控、采取逐步优化放开的策略;根据疫情形势,大中专院校学生放假,中小学生上网课;加大宣传力度,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增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的传播扩散。我省目前的毒株主要是BA.5.2,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目前,全省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储备医务人员总量5662人,共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462家,设置诊室数1478间,每天最大可承接15万人就诊量。全省发热门诊(诊室)就诊量仍持续增加,发热门诊阳性病人数进入平台期。

平稳有序实施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为进一步缓解各医疗机构诊疗压力,我省于12月29日面向社会发布医疗机构志愿者招募倡议,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陆续收到志愿者报名信息。省卫健委、省文明办、团省委和省总工会也将联合共同推进落实。

随着元旦、春节假期来临、城乡流动增加,以及我省冬季候鸟人群激增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疫情传播。在城市疫情回落的同时,可能会在农村地区出现次高峰,需进一步做好农村疫情应对准备工作。

下一步,我省将按照“乙类乙管”防控新要求,调整完善我省相关防控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死亡。并围绕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行业以及大型密闭重点场所和大型活动管理等“三重一大”,科学规范做好防控工作。

同时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压制疫情高峰。进一步扩容医疗救治资源,加强医疗秩序管理,畅通重症患者就诊流程,落实急诊科高危患者优先就诊制度,实现急诊留观病房24小时“清零”。做好应对农村疫情高峰各项准备。推进高风险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加强新阶段防控政策的培训,平稳有序实施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相关阅读:
机器不歇人员轮转 多地药企保供重点药品及医疗物资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