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感染高峰下的急诊室:一床难求,“大白肺”们组建病友群抱团互助

来源:大河报

依靠热水和布洛芬,不少人已经在家里熬过了第一轮感染。

然而,对于那些亟须“刚性”就医的重症患者来说,道路且长。

半个月以来,大量焦灼的病患拥向医院,不少医院的ICU超负荷运转。在第一波感染高峰下,医护人员在岗位一刻不停,也难以满足暴增的患者。

新冠感染或合并基础疾病的重型、危重型病患还没度过那道安全的门槛,急诊室和一床难求的ICU,成了对抗病毒最激烈的地方。

感染高峰下的急诊室:一床难求,“大白肺”们组建病友群抱团互助

全文3600字,阅读约需14分钟

1

120急救员:这么密集的出诊从未遇到过

12月25日,郑州一家三甲医院急诊中心大厅,120急救员李鑫正在转运一位心脏衰竭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老人。

李鑫来自郑东新区的另一家大型医院,他们负责将老人送到指定医院的急诊中心,病人家属已经提前联系好了床位。

一切紧张有序,但突然被一个小环节按了暂停键。

老人躺在救护车上配备的转运床上,而急诊中心的护士一时却找不到自家的转运床完成病患交接。护士跑了一圈,除了一张躺在角落轮子损坏的转运床,实在找不到第二个空闲的。

最后,护士和李鑫商量“实在找不到床了,用你们的床送到病房吧,别人(其他医院)忙的时候我们也会帮忙送,没有必要那么死板”,最终李鑫配合护士将老人送到了病房。

这是李鑫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他告诉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以前一天大概出车十几次,最近半个月以来,他们的工作量是平时的4倍,最多一天出诊46次,“以前忙的时候也就现在的二分之一”。

李鑫从业10余年,在急诊上工作了7年,每年12月份左右出诊确实会比平时多一些,但像现在这么密集的出诊,他从来没有遇到过。

“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生病也不让休假,基本上出诊回来就要再次出诊。”李鑫说,他们是两班倒,白班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晚班是下午5点半到第二天8点。

现在接诊的病人大多与感冒有关,很多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李鑫说,这个(新冠)病毒对免疫系统消耗比较大,生病之后免疫系统较弱,容易诱发基础病,劳累、基础病等原因也可能导致猝死、晕厥。

现在各个医院基本上都住满了,李鑫表示如果需要住院最好自己提前联系好床位,不然只能在急诊等。

据悉,郑州120急救热线呼叫量激增。12月21日,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呼吁: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请勿拨打120热线,请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

据统计,目前郑州市120指挥调度大厅日均受理群众呼救电话4600余次,较平时增加2.3倍,日均派诊量、平均受理时长、救护车执行任务时长和消杀时长较平时均增加1.5倍以上。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每年冬季是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高发期外,目前120急救热线还收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关于发热等症状的咨询,这些非紧急的电话,挤占了120的急救资源。

感染高峰下的急诊室:一床难求,“大白肺”们组建病友群抱团互助

2

急诊中心看诊需排队,输液病患排到走廊

走进这家三甲医院的急诊中心,不论是看诊、抽血、输液都得排队,其中不乏坐着轮椅的老人。

输液区已经坐满,有病患在走廊输液。在咨询服务台,医护被患者围绕,一个护士要面对好几个家属或患者的发问。

“她就是发烧,我们做了(肺部)CT,说有点炎症。我们已经打了两天针,今天又做了CT,说还有点炎症,继续打消炎针。”王宁介绍,母亲今年77岁,除了血压高身体一直不错。今年8月,母亲因为吃坏肚子,造成电解质紊乱,身体恢复的不好,平时吃饭只能吃流食。前一段时间,本来打算给母亲办理住院,调理一下身体,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无法住院。近期又感染了新冠病毒,最高烧到了39.8℃,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炎症,在经过治疗后,发烧仍在反复,肺部症状虽有缓解仍需输液治疗。

王宁想给母亲办理住院,但被告知,目前肺部感染的情况没有达到住院标准,只能在急诊输液治疗。

与王宁母亲症状相似,刘丹母亲在感染新冠后也出现了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从上个星期二开始,我们每天都来输液,问了医生,没有床位。”在走廊一侧,陪母亲输液的刘丹看起来很疲惫,这已经是母女俩在急诊室的第6天。

12月20日,刘丹的父亲打电话给刘丹称感染新冠,身体不舒服,刘丹赶到父母住处发现母亲的意识已经不太清楚,打120,说没有车可以派,刘丹便带着母亲来医院挂急诊。

“当时没有床位,输液之后好转。她高烧脱水,一吃东西就吐。昨天又昏迷了,拉到急诊,急诊(医生)说是送重症监护室,一查是电解质紊乱,又输了一晚上液,重症监护室也没有安排上。”刘丹说,“我们每天输完液就回去,第二天有情况再来输液,因为你住院住不上,ICU(重症监护室)也没有床位,只能这样。”

刘丹的母亲今年80岁,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平时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这次生病后,她和妹妹轮流照顾母亲,一人一天。“一熬熬一夜,不能天天熬。”

在最近几天的治疗中,刘丹说开始急诊是晚上人多,现在白天人也多。“开始我们还能借到病床,现在来的(病人)病床、轮椅都没有,也不知道最后怎么解决了。我妈给我说她现在有点昏昏沉沉可能就是因为坐着输液累着了。”

在医院的一处电梯口,一名陪诊员告诉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最近比平时忙很多,住院的人也多,现在过了9点医院的车位基本就停满了。

3

重症患者建病友群,帮找床位重金酬谢

在社交平台,新冠感染者和家属建立了病友沟通群,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法。他们把CT片出现白色阴影的现象叫“大白肺”,在这些日子的聊天记录里,“大白肺”是讨论最多的话题。

在知道自己“大白肺”以前,大多数患者有胸闷、咳嗽、发烧等症状,有些患者咳出的痰液中有血丝,少数开始并未察觉异常,但是眼部因为缺氧出现了红血丝,检查发现肺部已经白了一片。患者大多需要吸氧或呼吸机辅助治疗,一旦摘掉血氧饱和度就会降到正常值以下。

与普通患者认知的“大白肺”有偏差,医学层面的白肺有着相关的认证标准。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对于网络热议的“白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回应说,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白肺是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穿不透,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

她强调,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到80%,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在临床上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白肺,但是占比非常低。

感染高峰下的急诊室:一床难求,“大白肺”们组建病友群抱团互助

在病友的交流中,多数患者表现得焦虑不知所措,即使已经得到救治,仍担心药物副作用及后期康复情况。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好转,有病人在感染初期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延误,诱发基础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这种情况在国内多个城市都有发生。

23日,安徽的土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70岁的父亲生病后不舍得花钱住院,在诊所输液吃药,耽误了病情的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肺部感染严重呼吸衰竭。家人本想将老人转到市里的三甲医院,不是没有病床就是有病房没有医生,连重症监护室都住不进去。

“我愿减寿十年来换取老爸的平安、健康。”12月24日,土土在朋友圈发文为父亲祈祷。

25日,土土告诉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她的父亲已经住进了安庆的一家医院,凌晨吃上了妹妹连夜从杭州买来的辉瑞的一款治疗新冠的药品。土土表示父亲现在最需要的是插管的呼吸机,她反复问了医生几次,医生表示病人太多安排不上。土土父亲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去,摘掉呼吸面罩只有70%多,无法自主呼吸。

“我的父亲56岁,新冠三天人没了,我整个人都崩溃了。”一位姜姓病人家属在群里分享父亲的情况,他告诫病友“血氧要看住”“拉肚子也要看住”。

湖北宜昌的刘先生在感染新冠后,干咳了四五天,痰液出现了血丝觉得不对劲,便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12月25日,刘先生告诉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他今年42岁,无基础疾病。24日住院后,打针、吸氧,第二天做了一次雾化,现在感觉好多了,干咳明显减少。

刘先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自己所在的地方只要愿意住院还是有床位的,但是自己住的是在病房里临时加的病床。

感染高峰下的急诊室:一床难求,“大白肺”们组建病友群抱团互助

病友间的交流更能感同身受,他们在群内抱团取暖,用“倾诉”缓解着焦虑、不安,也有不少人通过群解决了部分问题。

网友@T**父亲因为床位紧张,住进了消化科的病房,他想将父亲转进呼吸科,在群里发帖求助,称找到床位可以重金酬谢;网友@花***买不到某款治疗新冠的药品,医生也调不到药品,在发布求助信息后,群里的一位网友推荐了一个卖药的电话号码,并表示自己买了两盒已经发货;还有网友在服用药物后胃部不适,担心副作用,多名网友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症状;还有的网友拿到“大白肺”的片子非常恐慌,一位已经康复的“大白肺”病友陈平向其分享自己的治疗过程,表示配合医生治疗,这个病是可以康复的。

12月26日,在经过约一周的治疗后,新冠感染后的陈平康复出院。从ICU转呼吸科再到医生说可以出院,29岁的陈平一直在分享自己的治疗过程。

她在社交平台感谢家人和网友的陪伴帮助,并提醒“现在是感染高峰期,一定要重视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变化”。

在祝贺陈平康复的留言中,一位网友的话普通而醒目:“加油,我也在等ICU的爸爸回家”。

感染高峰下的急诊室:一床难求,“大白肺”们组建病友群抱团互助

(应受访者要求,刘丹、王宁、李鑫、陈平均为化名)

——————————————

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陈曼

相关阅读:
中新时评:外资进入中国的故事没有结束 新华全媒+丨小乡镇的大“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