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聚焦问题精准监督 推动加速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张掖市启动“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累计开复工项目661项;敦煌市紧盯冬春季旅游,积极推进敦煌文旅复苏,鸣沙山景区12月前20天游客人数已超过11月份;榆中县高原夏菜水果蔬菜批发市场销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当前,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全面落实,全省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各地市场加快回暖,烟火气渐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甘肃省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着力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有序恢复。

“要坚持问题导向,看把该管住的管起来没有,该取消的取消了没有,该落实的落实到位没有。”12月13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赋主持召开全省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督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安排启动督查工作。

随即,由省纪委监委牵头,会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和省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成立的13个督查组,利用10天时间,集中展开对全省14个市州及所属县区、兰州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精准有效推动“新十条”措施落实落细、更好更快更高效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保障、有力有序有效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情况的督查。

“我们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督查落实会议精神、落实防控措施、落实作风要求情况,盯住责任、盯住任务、盯住行动、盯住效果开展督查。”第七督查组组长、省监委委员李晓光介绍,每到一处,都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学校、乡镇街道、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车站枢纽、商超市场、售药网点等,实地督查“白名单”管理、保供运转、风险区域解除、生产经营秩序恢复、疫苗接种、核酸采样、药品储备保障等情况,进一步压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

为确保疫情防控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督查组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做到“三个全覆盖”,对政策落实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实现督查全覆盖,对县区实现督查全覆盖,对重点点位类型实现督查全覆盖,在全面督导中发现问题。

督查只是手段,推动问题解决才是最终目的。各督查组坚持对点上具体问题,发现一个、反馈一个,督促整改一个;对面上共性问题,做好汇总梳理,统筹加以解决。同时,跟进监督整改,指导地方建立整改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对整改情况动态跟踪、督促落实。

截至目前,13个督查组共发现问题362个,已整改354个,持续整改8个。

“我们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一项项抓好任务落实,一件件对账销号,避免一交了之。”第四督导组联络员、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干部窦自强说。

全省各地也因地制宜,同步开展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监督检查。

兰州市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协同机制,围绕保障群众正常就医、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白名单”人员管理等优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开展每日“12345”市长热线反馈涉疫问题督促整改工作,确保新措施落实落地。

“目前,督查组已对全市1500余家药店等经营主体开展了市场巡查和稳定价格提醒告诫,并对线上平台宣传和销售行为进行检查和提醒。”兰州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

连日来,该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单位持续开展“抗疫保供”常用药械的监管工作,组成多个督查组对市内零售药店线上线下经营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药械购进渠道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按规定储存、药械供应是否充足等。同时,要求各零售药店认真落实明码标价规定,做到价签价目齐全,标价内容真实明确、货签对位、标示醒目。

国家“新十条”措施发布后,武威市纪委监委督促成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医疗救治、返乡人员就近务工等5个工作专班,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协调专项工作落实。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专班,领导靠前指挥、统筹调度,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措施落实,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全面快速恢复。

近日,陇南市纪委监委抽调27名干部组成9个督查小组,按照“一个县(区)一个督查组”模式,聚焦66条任务清单,深入各县区254个区域和场所开展专项督查,既督疫情防控又督复工复产,及时发现并纠改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市各县区客运、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正常运营,商业场所、旅游景区、文化展馆稳妥开放,项目建设有力推进,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细化,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张莉)

相关阅读:
尹力主持会议,就落实《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进行工作部署 甘肃省纪委监委面向社会征求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