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报告: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缺乏了解,但普遍支持

视觉中国图

视觉中国图

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情况如何、对于刚刚推出不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秉持何种态度?

12月27日发布的《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的退休生活愿景较为保守,多数居民预期在法定年龄退休,仅有青年群体表现出了提前退休的倾向。出于对家庭观念的重视,我国居民普遍希望居家养老,并且注重家人陪伴。个人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财务开支、照料是影响居民退休生活品质和信心的关键因素。

《报告》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寿联合发布。2022年度为“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项目持续的第十年,本次调研得到了4026个有效样本。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指数为5.70。退休准备指数的取值为0-10,数值越大意味着退休准备越充分,其中数值低于6为低退休准备指数,表明退休准备不足,需要引起重视。与2021年相比,所有参与调研的省份的退休准备指数均有明显下降。《报告》称,这是对问卷的修改以及调研群体的差异造成的,2022年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的退休准备情况。

根据《报告》,人们进行退休规划的最主要的动机是出现了身体衰老的征兆,占比达64%。税收优惠是鼓励人们进行养老储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38%的受访者认为养老金的减税政策会促使他们进行更多退休储蓄。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不定额储蓄的方式,居民更倾向于有规划的定额储蓄方式来为自己积累养老金。

谈及我国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报告》认为,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目前最大的问题表现为资产结构严重失衡。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当前仅有第一支柱的退休收入保障。从绝对数额来看,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资产积累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居民未来的退休生活需求。我国由于第二、三支柱发展还很不充分、积累的资产较少,“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总资产规模较小,导致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有限,退休收入替代率很低。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具有政府税收优惠支持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国内正式成立,对于发展个人养老金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报告: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缺乏了解,但普遍支持

《报告》也询问了受访者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情况。总体而言,中国居民目前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还十分缺乏了解。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该制度了解一般或是缺乏了解,仅有20%的受访者对其具有一定的了解,这说明该制度推出至今时间较短,在社会层面的宣传和影响力度还十分有限,居民对该制度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询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都持有支持态度,仅有10.7%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此外,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程度与支持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该制度越了解的受访者总体上也更加支持。

报告: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缺乏了解,但普遍支持

《报告》显示,当前缴费上限下的优惠力度对于我国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51.9%的受访者认为一般吸引,29.1%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吸引。同时,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越了解的居民,认为其优惠力度对自身的吸引力更强。

报告: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缺乏了解,但普遍支持

结合受访者的个人收入统计数据,从愿意缴纳个人养老金的实际金额来看,如果没有缴费上限,受访者愿意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平均数额为2.4万元,为现行缴费上限标准的两倍。更具体地,62.1%的受访者实际的缴费需求都超过了每年1.2万元的现行标准。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居民实际上对个人养老金具有较高的需求,个人退休账户的缴费标准和优惠力度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领取方面,现行制度规定,我国居民在达到基本养老金待遇领取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出国定居等情形下,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地领取个人养老金。《报告》显示,有40.7%的受访者愿意以年金化的方式在退休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16.6%的受访者愿意一次性全部提取个人养老金,而有24.3%的受访者倾向于在退休后3-5年分次地将账户资金全部提取。

《报告》建议,在政府层面,政府可以通过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引导居民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改善居民的退休生活预期,防止人们出现过度乐观或悲观的预期。其次,在鼓励居民个人做好退休准备方面,政府应当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三支柱”养老金的协调发展。最后,在帮助个人作好退休规划方面,政府应当加强社会金融素养教育,对居民的退休规划加以引导。

企业可以通过拓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计划为员工提供退休后的经济保障,丰富员工的退休理财选择。个人应理性预期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个人发展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避免过于乐观或悲观的情绪。同时,个人应不断提高对财务规划问题的认识理解能力。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交通运输部:2023年春运共40天,保障群众错峰有序出行 我国拟探索将部分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