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视频|36家中国实体“被管制” 美“科技霸凌”再升级

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围追堵截”,进入密集开火的阶段。

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多达36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以防止它们继续购买来自美国公司的特定技术与零部件。这其中就包含了22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要企业,以及多家所谓“疑似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企业”。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月16日对此进行回应表示,美方频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动用国家力量扩大打击中国企业和机构,是典型的市场扭曲和经济霸凌做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机构的合法正当权益。

视频|36家中国实体“被管制” 美“科技霸凌”再升级

“芯片围堵”再加码美欲使中国“降级”

被“拉黑”的22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包括长江存储、寒武纪科技、中国电科等。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称,“中国芯片产业的绝大部分业务,被美国纳入打击范围”。

此前,中国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一直被美方紧盯,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麦考尔多次指称长江存储“为中国军队提供支持”,“应以最严格的管制政策被列入实体名单”。此外,美《联邦公报》认为,长江存储被“封杀”也是因为美方“担忧”其将美国技术转移至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海康威视,而这两家公司此前已被美方列入“黑名单”。

而其他21家入列的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企业,也被禁止“从全球范围内获得由美国设备制造的技术”。对于美方的“科技霸凌”,中方12月12日已在世贸组织(WTO)对美国对华芯片等出口管制措施提起诉讼。

视频|36家中国实体“被管制” 美“科技霸凌”再升级

“对拜登政府来说,中美竞争的重中之重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焦点当属芯片竞争”,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赵明昊表示,近来,无论是围绕芯片原料、芯片制造设备,还是芯片产业技术人员交流等方面,美国都在强化对华打压的力度。今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系列针对集成电路领域的出口管制措施,从技术、产品、设备、服务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进行全面限制,以阻断中国研发和生产先进半导体的能力。

“这可以被视为一个分水岭的变化”,赵明昊表示。如果说,过去美国只是想让中国放慢追赶脚步的话,那么随着10月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的出台,美国已经转变了思路,要让中国在芯片产业发展上“降级”,直接将中国踢出世界芯片设计与制造的第一梯队,未来不排除还会有更多的中国芯片企业被纳入美方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

“此外,仰仗自身在全球芯片产业的主导地位,美国料想中方反制举措有限或难以对美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升级对中国芯片企业的打击力度和范围”,赵明昊说。

视频|36家中国实体“被管制” 美“科技霸凌”再升级

构筑“围堵阵营”美胁迫日本、荷兰加入

美国单方面升级对华“芯片战”的同时,也积极拉拢盟友对中国进行“芯片围堵”。

当地时间12月12日,美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日本和荷兰已经“原则上同意”与美国一起加强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措施。两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宣布,部分采纳美国10月推出的大规模限制举措。

报道称,作为主要的设备供应商,日本东京威力科创和荷兰光刻机制造公司阿斯麦(ASML)是使管控措施生效的关键企业,“美日荷三方联手,将几乎全面封锁中国购买尖端芯片制造设备的能力”。

视频|36家中国实体“被管制” 美“科技霸凌”再升级

“在美国看来,单边的出口管制没法实现让中国芯片发展降级的目标,因此,美国不断寻求出口管制多边化”,赵明昊说。不过,在争取盟友配合方面,美国显然花了一番工夫。上周,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通话时,敦促日本在半导体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与美国政府保持统一步调。不过,日方只含糊表态将予以考虑。而上个月,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更是直接表态,在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备的问题上,荷兰将捍卫本国的经济利益,不会“完全照搬”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措施。

在赵明昊看来,美国促使日本、荷兰态度发生转变,不外乎两个手段。其一是经济利益,“美国在芯片产业具有显著优势地位,日本、荷兰芯片企业的很多技术、零部件也高度依赖美国的供应,如果不配合美方要求,相关企业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而“安全利益”则是美方向日本施压的重要工具。赵明昊表示,日本在突破和平宪法、谋求地区安全利益等方面,高度依赖美日同盟的保护及情报提供,这一点也成为美方屡次拿捏日本、迫使其在对华限制上追随美国的重要杠杆。

美日“利剑”联合军演

美日“利剑”联合军演

边“打”边“谈”美对华政策呈现“两面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加大对华科技施压的同时,也不断有积极消息传出。

当地时间12月15日上午,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发布报告,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作出的认定。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对中国企业在美上市释放出积极信号。

官方层面,同一天,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会见了美国财长耶伦,双方就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以及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多边经济财金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及在双边经贸问题上的沟通,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视频|36家中国实体“被管制” 美“科技霸凌”再升级

“美方一边喊打,一边又喊谈,实则反映了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复杂性”,赵明昊表示。“那些传出积极声音的领域,大多是美方关切的问题,比如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等等,美国仍然以其利益优先的角度来看待与中方的合作”。

但是,赵明昊也指出,在科技领域以及军事领域加大对中国的遏制,是拜登政府的既定战略,并不会发生改变,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美国依旧以竞争、对抗、合作来看待对华关系,一方面寻求外交对话、建立所谓的‘护栏’;另一方面也在涉及其关键利益的领域加大对华竞争与对抗,为美国自身的战略目标服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臻)

扩内需顶层设计出炉,这些提法与你我有关 油价19日迎年内“最后一调” 或将“三连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