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集三大国家枢纽于一身 城市物流竞争力全国领先

物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研判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更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在深圳和大湾区强大制造业的支撑下,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首批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多年全国领先。

三大国家物流枢纽稳步推进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我们拿下来了,空港型的国家物流枢纽我们拿下来了,商贸型的国家物流枢纽我们也拿下来了!”谈起深圳物流业的发展和优势,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充满了自豪。三年获批三个国家物流枢纽,足见国家对深圳的重视,同时也显示出深圳物流业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

深圳商贸型国家物流枢纽主要依托全国第一个物流实验基地——平湖物流园区,以及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平湖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进行建设。2020年“湾区号”中欧班列从这里首发以来,到目前已覆盖38个国家,开通线路13条,开通班列338趟次,为3000多家企业提供了国际物流服务,形成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实现贸易额11.6亿美元。

深圳空港增长也非常迅猛。作为深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深圳机场近两年客货运保持在全国前三,货运全球前20名。2022年前11个月,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量同比增长21.1%。

在港口方面,深圳港砥砺前行,近10年来集装箱吞吐量一直居全球前四。今年,盐田港发展依然韧性十足。东部港区正在抓紧建设,1-11月盐田国际驳船总吞吐量超过去年总量;海铁联运业务同样延续增长态势。

今年,深圳出台了深圳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将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效集约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形成3个国家物流枢纽合力共筑的“海、陆、空”高效集约的国家物流枢纽体系。

5大重点建设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7月,《深圳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策略(2021-2035)及近期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建设策略》)出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聚焦我市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明确了下阶段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方向、建设重点和实施路径。

“作为深圳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建设高效集约的全球物流枢纽城市的顶层设计,《建设策略》出台实施,对我市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能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建设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深圳将在5大重点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包括:建设全球性综合物流枢纽、创新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模式、推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高效运行、打造专业化高效物流服务网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保障措施。

产业蓝图绘就甩开膀子加油干

有厚实的行业基础,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在采访中,无论是物流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都对深圳物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迅航星辰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艳军对记者说,“10多年前,深圳率先在全国搞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并设物流基金,把物流业列为深圳的支柱产业,让深圳物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今,基础比以前好了很多,深圳物流业到了甩开膀子加油干,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了!”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博士则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在全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全球的物流枢纽。深圳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秘书长郑艳玲也表示,随着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深圳可以争创中国物流供应链科技创新示范城市。

深圳集三大国家枢纽于一身 城市物流竞争力全国领先

深圳港再增一家新内陆港

12月15日,深圳与湖南郴州建立内陆港,郴州市政府领导率郴州市相关物流企业负责人、深圳港口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深圳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上举行的签约仪式,共同见证了深圳盐田港与湖南郴州内陆港的签约。

作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深圳港不仅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还是中南、华南地区通往国际的重要门户。郴州内陆港作为深圳港13个内陆港之一,不仅扩大了深圳港的货源腹地,还联动带动了湖南及郴州临港产业、港航物流业的经济发展。

2022年,深圳港内陆港和海铁联运事业蓬勃发展,发挥全球物流中心枢纽作用,截至12月15日,深圳港共新增6个内陆港,累计挂牌13个内陆港,其中湖南省挂牌醴陵、岳阳、郴州3个内陆港。2022年1-11月,深圳港海铁联运累计完成21万标箱、同比增长2.73%。

相关阅读:
市贸促委为外贸企业做“体检” 张伯礼:二月份后有望不出现大规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