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黔东南:紧盯作风强监督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从网上申请到资金入账,才短短3分钟。”近日,黔东南州凯里市某企业负责人向前来走访的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干部表示。为推动扶持资金拨付兑现提速,该市纪委监委紧盯营商环境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优化“凯立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兑现惠企扶持政策资金1412万元。

支持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黔东南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办事拖拉、推诿失职、“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深入企业、基层一线,持续开展调研走访、跟踪问效,强化督查问责力度,着力打通政策落实“中梗阻”。今年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236个,查办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6条,党纪政务处分13人,同比上升逾三成。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紧盯作风问题,制定出台营商环境监督方案,明确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政务服务不够高效、监管执法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9个方面内容为监督重点,统筹“室组地”一体推进,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开通“码”上监督绿色通道、列席政企交流座谈会、跟踪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等方式,及时发现查处职能部门服务企业中存在的推诿扯皮、办事慢、办事难、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收费等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问题,监督保障全州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好。

为推动职能部门改进作风、优化服务,黔东南州纪检监察机关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督促职能部门进一步对照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开展监督检查。剑河县驻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纪检监察组紧盯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不守承诺、干扰掣肘、虚假投资、破坏公平竞争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开展廉政谈话36人次,推动出台招商引资接待管理等3项制度。雷山县驻县投资促进局纪检监察组对相关企业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抽查,就发现的16个问题持续跟踪督改。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查处的典型案例,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着力在做好“后半篇文章”上下功夫,通过印发纪检监察建议、监督建议、开展专项整治等方式,推动问题及时予以答复解决,督促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的履职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选取同类问题频发、企业反映强烈、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用监督治理“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岑巩县、麻江县运用蹲点式、体验式、交叉式等方式,对政务窗口服务质量、涉企服务效能、行政审批事宜“一体化”、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规定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消极应对、推诿扯皮等问题。施秉县、三穗县、榕江县深化运用“室组”“室组地”“室组巡”协同监督机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督促发改、工信、财政、市场监管等16个职能部门切实扛起优化营商环境监管职责,以优良作风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写大众明白的文章 为抢抓机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