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阳过”以后,我快咳出腹肌了│城市体验官

体验官手记:对于新冠,不用谈之色变,但也别放松警惕

是的,每天满北京跑的城市体验官“阳”了。

12月12日夜里,我开始感觉身上很不舒服,凌晨一两点,脑袋里更是呈现出一种放射状的疼痛感,辗转反侧间把妻子也吵醒了,她一摸发现我额头滚烫,我发烧了。

挨到天蒙蒙亮,我起身下床,拿出此前储备的抗原试剂盒,按照规定操作完成采样并将溶液滴到试剂条上,随后看到液体迅速漫开。不过,它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奔代表着“安全”“阴性”的标记C处前进,而是在标记T处停留了许久,并显现出一道明显的紫红色横线,这也就意味着我感染了。

回想几天前,妻子自测抗原阳性后也经历了几天难受的发烧、咳嗽,而我只有点流鼻涕,当时还默默幻想着自己兴许能躲过去。果然,病毒的威力不容小觑。

过了一会儿,我才想起要量个体温。5分钟后,体温计上的读数让自己都吓了一跳——39.5℃。头似乎也更疼了,虽然身上觉得有些烫,但自己仿佛已经对外界的冷热丧失了感知,卫衣外面套了件薄棉衣,愣是一点汗也没捂出来。

确定感染且已出现症状后,我立即开展了“自我治疗”行动。服下两粒退烧药,再烧上一壶开水泡脚,不一会儿,在药物和热水的双重作用下,额头、鼻尖纷纷冒出了汗,难受的感觉也有明显缓解。难怪以前老人们总说,“有钱吃药,没有泡脚”,看来确有一定的道理。恢复些后,我赶快吃了早饭,毕竟后面还有好几天的“抗疫”持久战,补充能量要紧。

这是我与既熟悉又陌生的“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第一个早晨。

后面几天,跟许多人经历的类似,反反复复的发烧,关节和腰背酸痛,用我妻子的话说,“好像半夜被人打了一顿似的”。好不容易发烧症状稍有缓解,继而又迎来了咳嗽与咽喉干涩、疼痛,传说中的“小刀拉嗓子”估计也不远了。

生病期间,每天的生活倒也规律,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半左右起床。当然这并不是我多么自律,实在是一宿要喝很多水,憋得难受。另外,我每逢生病,睡眠就会变少,实在是没有躺在床上多眯会儿的福气。

既然已经起床,总得干点什么。我觉得,即便是自己“阳”了,身体状态有些“萎靡”,但精神上不能“不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除了照例刷刷新闻、关注疫情动态、看两本闲书外,还要抽空收拾下屋子、消消毒,再陪家里的猫玩上一会儿。

最近我发现,身边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阳”了的抗原试剂条。大家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从羞于启齿到泰然处之,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这种行为,其实我们在“晒”的同时,也是在分享乐观。

不过,在这样日渐轻松的氛围中,一些人却似乎产生了对新冠病毒过于轻视的态度。他们说,现在“阳”了的感觉就跟重感冒、流感差不多,感染了也没事,网络上甚至还有一些诸如“晚得不如早得”“早得晚得,早晚要得”的观点。

但我总觉得,这些说法不太靠谱,特别是自己作为患者感受到了病毒的威力后,更加深了这一看法。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尚且要撑过如此难受的几天,那对于老人、小孩、孕妇等群体来说,感染后所要经历的痛苦想必远超过我。所以,对于新冠病毒,我们不用谈之色变,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要积极主动做好防护,这才是真正乐观且负责任的防疫态度。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坏消息是,拍完视频我咳嗽得更厉害了,而好消息是,我马上就要咳出腹肌了。

新京报记者裴剑飞景如月

编辑刘梦婕

相关阅读:
视频|内蒙古出现“大地之树”自然景观 国家卫健委:重点人群分类开展健康服务可避免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