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自北向南经历了一轮大范围寒潮降温过程,目前仍在持续,这也是今年冬天以来最强的一次寒潮天气。此次寒潮降温剧烈、风力大、影响范围广,波及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多地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局地可达20℃以上,并伴有雨雪天气。
本轮寒潮过程降温图图源/中央气象台
此次降温,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新疆等地还出现大暴雪,给牲畜转场和越冬造成了较大困难。气候专家表示,此次寒潮过程,依然凸显了“极端性”,主要和其发生的时间点有关,此次过程和历史同期相比非同寻常,比较罕见。
结合此前国庆节期间我国多地出现“断崖式”换季降温,专家还表示,两次极端冷事件也说明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在增强,特殊性在于今年爆发得更频繁、更剧烈。结合已有统计研究和气候研判,推测今年冬季仍会有较为频繁的寒潮天气过程爆发。
新疆极端最低气温-48.6℃
新疆阿勒泰降雪图源/新疆气象局官方微博
11月26日,冷空气抵达国内第一站新疆。当天,新疆气象台将寒潮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预警信号,据了解,这是2008年以来,新疆气象台首次发布最高等级的寒潮预警信号。同时,自治区气象台发布了大风红色、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
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这次特强寒潮过程中,最低气温最大降幅为35.6℃,远超11月历史记录,极端最低气温为-48.6℃,均出现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站。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34~-48℃,天山山区、昌吉州东部为-25~-32℃,北疆大部、哈密市为-18~-25℃,南疆盆地大部为-7~-12℃。其中,阿勒泰地区布尔津站(-31.4℃)、青河站(-42.1℃)最低气温均位列11月历史第2位;阿勒泰站(-35.1℃)位列11月历史第3位。
多地出现暴雪到大暴雪。27日沙湾降水量28.3毫米,破该站11月历史极值;乌兰乌苏18.9毫米,居11月历史第3位。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西部、天山北坡积雪深度20~40厘米,阿勒泰地区北部东部积雪深度41~62厘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塔城、阿勒泰、天山北坡等地偏厚10~43.6厘米(青河)。阿勒泰(46厘米)、天池(40厘米)、沙湾(36厘米)积雪深度打破11月历史极值;青河(62厘米)、玛纳斯(21厘米)居11月历史第二。
此外,全疆44.9%站点出现8级及以上大风,风口风力11~14级,巴州北部出现15级大风;南疆盆地和东疆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
寒潮出现的时间一般都发生在10月到次年4月之间,而在新疆,12月、1月、2月是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的月份。新疆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陈颖表示,从气象记录的数据来看,如此强度的寒潮发生在11月,仅在1987年有过一次。由于前期全疆大部地区温度一直偏高,再加上此次冷空气势力较强,导致气温大幅下降。
新疆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如琦也称,此次寒潮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局地降雪大、新增积雪厚、小时雪强大;大风范围广、风口风力强,是多年来罕见的。
这场今冬最冷寒潮中,阿勒泰地区备受关注。据新疆气象台,截至11月28日8时,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的最低气温已降至-48.6℃。有网友拍摄的户外视频显示,将一瓶水倒出来,很快便凝结成冰。
这也导致阿勒泰市一项目工地上7名工人遇难。26日当天,因工程暂停施工的工人准备返乡,车辆因极端天气陷车,长时间未能解困。车上人员决定弃车携带行李徒步返回场站,不料,当晚天气变化异常加剧,风力逐渐增大,气温骤降,车辆灯光能见度不足3米,风吹雪造成部分路段积雪厚度达1米以上,大风、暴雪、寒潮极端天气叠加,导致工人徒步返回场站时因迷路而走失。
此外,北疆尤其是阿勒泰地区,出现不少牧民转场途中遭遇暴风雪,牛羊走失、被困甚至死亡的情况。
12月1日,为了应对寒潮天气,保障畜禽安全过冬,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畜牧生产专家编制并发布了《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
新疆气象台专家表示,后续还应继续深入开展极端寒冷天气机理的研究,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增加预报预警的提前量,提升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其次是气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预警信息受众的覆盖面,细化防御措施建议,使预警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用。三是要不断加强科普宣传,使公众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熟悉防护方法,收到预警信息后能有效地应对。
11月30日,雪后的江西庐山风景区。图源/中新图片网
全国多地进入“速冻”模式
11月2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三天发布寒潮橙色预警。这波寒潮波及我国超过30个省区市,大部分地区进入“速冻”模式,除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出现大风、降温、降雪等,中东部大部自北向南也出现了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
目前,寒潮带来的降温已经进入尾声,但江南、西南、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气温仍持续偏低。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提到,虽然本轮寒潮即将谢幕,但未来一周,还会有冷空气补充南下,压制中东部的气温。扩散南下的冷空气还会配合偏南水汽,导致南方大部尤其是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安徽等地频繁出现降水,气温持续偏低。因此,上述地区将经历低温天气的超长待机,一些地方或达一周左右。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姚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全国大范围的降温和降水天气是由盘踞在欧亚地区的阻塞高压所引起的。实际上,在11月中旬时,欧洲地区就已形成了一个阻塞高压系统,并表现出了不断加强和向东移动的特征。11月底,随着极地涡旋的局部崩溃,极地冷空气借助阻塞高压的经向环流引导南下,引起了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同时,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北抬,为低纬度地区的暖湿空气向北输送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暖湿空气与来自极地地区的冷空气相遇,引起了部分地区的降水和降雪天气过程。
“从时间上来说,发生在11月底12月初,相对整个冬季而言发生时间较早。从范围上来讲,我国西北、东北、中东部、南部地区先后经历了大幅度降温,影响范围广泛”,姚遥说。
此次寒潮过程,依然凸显了“极端性”。姚遥对此表示,极端性主要和其发生的时间点有关,此次过程和历史同期相比非同寻常,比较罕见。11月底12月初,从季节上来看属于深秋和初冬的衔接,在这个时间段发生了大幅度降温和降雪,相比历史同期,确实属于较为罕见的寒潮带来的天气过程。不过,与和历史上隆冬发生过的重大寒潮天气过程相比,此次过程的极端程度并不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国庆节期间,我国多地也曾出现“断崖式”换季降温。姚遥解释,十一期间出现的断崖式降温以及近期出现的寒潮天气过程,给人一种极端冷事件增强变多的印象。从统计学上来看,单凭某一年的极端事件频次并不能得到极端事件增强的结论,需要结合长期历史资料以及时空分布来综合分析。
冷冬还是暖冬?
气温骤降,也引发人们关于冷冬还是暖冬的讨论。
李如琦表示,有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寒潮/冷空气发生频率的确在降低,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次数总体也呈减少趋势,但是极端寒潮发生的频率和数量并未随着冬季气温的增高而减少,寒潮的强度也并未降低。今年两次极端冷事件也说明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在增强,特殊性在于今年爆发得更频繁、更剧烈。
“这两次断崖式降温相比历史同期都是比较罕见的,具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三重拉尼娜和北极增温的气候异常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姚遥说,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系统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极端性,有效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是当下和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我国今年冬季总体偏暖,前冬偏暖,后冬偏冷。李如琦说,尽管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是寒潮的强度并未降低,即全球气候变暖并没有限制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未来极端寒潮仍然可能在东亚频繁出现。
2022年10月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气候预测团队对2022/23年冬春欧亚的天气进行了会商和研判,虽然整体结论是欧亚中高纬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偏暖,但是也重点强调了要积极防范阶段性极寒天气的爆发。
“冬季平均偏暖和极寒天气的频发并不矛盾,一个是气候平均,一个是阶段性降温”,姚遥说,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罗德海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平均来讲,拉尼娜年冬季乌拉尔阻塞对应的低压槽的位置更有利于寒潮天气的爆发。
他表示,考虑到今年是三重拉尼娜年,北极海冰处于偏少的状态,结合已有统计研究和气候研判,推测今年冬季仍会有较为频繁的寒潮天气过程的爆发,公众和各部门需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和预警,做好应对和防范。
另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经综合分析,12月份,可能有5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南北多地存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北方江河流凌、封河情况将进一步发展;四川、云南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为高度危险;华南、西南等局地存在地质灾害风险。
作者:王春晓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