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深圳星”,正为逾万个终端提供“上天入海”通信服务;一架架消费级无人机,从深圳飞出,走俏全球市场;大国重器的“蓝鲸1号”,承担可燃冰试开采重任,世界瞩目……
这些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正是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的深圳,以雄厚产业基础、领先科技、先进制造铸就的大国重器。“深圳制造”向更高更深处挺进,不仅筑牢深圳作为全球先进制造业重镇的根基,夯实制造业基本盘,也为助推“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深圳力量。
天上有颗“深圳星”,打造上下游产业链集聚“空天生态圈”
走在深圳宝安中心区,一栋大厦拔地而起,整体造型由两条柔和的曲线组成,寓意“一飞冲天”。这正是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星通”)的总部大楼“星通大厦”。
2020年7月9日,亚太星通会同股东单位参与研制并成功发射的“深圳星”,是我国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大、设计程度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民商用通信卫星,也是世界上首颗为移动载体通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是传统卫星的数十倍。
亚太星通副总裁兼董秘于鹏告诉记者,“深圳星”是我国第一颗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Ku频段高通量卫星,已签署合同额近3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国际客户,入网飞机、船舶、应急通信车、便携站等端站已超过15000个,保障了嫦娥与神舟系列等重大工程和重点任务。
“深圳星”打头阵,更多卫星排队研制。亚太星通规划发射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10颗极地轨道卫星,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构建中国乃至国际上首个全球覆盖、通导遥融合、高低轨兼顾的宽带卫星网,打造遨游太空的深圳卫星舰队。其中,亚太星通正会同有关机构研制并推动“欧非星”发射,未来联同“深圳星”做到“一带一路”全覆盖,为更多客户提供服务。
不仅如此,亚太星通总部大楼将打造成卫星通讯终端研发和中试基地,吸引更多卫星通信行业的人才、资源聚集深圳。特别是借助深圳“20+8”产业集群政策利好,亚太星通在“卫星+”产业集群方面规划一批创新研发项目,比如研发融合5G的卫星通信系统,部署智慧航运系统、航空机载方案、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平台、卫星物联网等项目,专注船端智能网关、小型化卫星天线等。
“深圳星”是深圳卫星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目前,深圳拥有良好的上下游卫星产业链,聚集一批技术人才和企业。“现在在南山区,就能找到制造卫星的所有配套组件。”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戈锋说,传统的卫星制造造价高昂,组件主要从有关科研院所定制。在深圳,绝大多数组件能直接购买,进行大规模生产,产品不需要定制,大大降低成本。他透露,从2008年到现在,一共研制和成功发射24颗卫星,其中22颗是完全在深圳本地设计制造。
不仅是卫星产业,深圳空天技术产业“群星”闪烁。科研方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哈工大(深圳)、南科大、深圳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和机构,构建科研平台;卫星研制方面,形成以深圳东方红为代表的微小卫星总体单位;芯片模组方面,形成以华力创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载荷及关键部组件方面,形成魔方卫星华信天线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终端产品方面,形成以大疆创新、一电科技、星联天通为代表的代表企业;行业应用方面,形成以天海世界、中科海信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园区建设及运营方面,形成了中集卫星物联网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
一个更广袤而巨大的空天技术产业市场已然打开,深圳正向更高更远处迈进。深圳密集出台包括“20+8”产业集群在内的有关政策和行动计划,培育壮大卫星产业以及空天技术集群,吸引更多人才、资金、资源向深圳集聚。前不久,全球商业遥感卫星站网(全球总部基地与深圳站)项目落户深圳,以此打造全球卫星及应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的“空天生态圈”,助推深圳商业航天应用迈入世界级。
海里有双“蓝鲸号”,补链强链搏击海洋产业巨大风口
向海洋进发,深圳衔枚疾行。
早在几年前,中国南海水下1266米,中国首次进行海底可燃冰试开采。执行这一任务的“大国重器”的“蓝鲸1号”,正是深圳本土企业中集集团旗下的来福士设计建造,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最高水平,可在水深超过3000米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是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
此次可燃冰安全开采持续整整60天,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产气时长,产气总量,双双打破世界纪录。
作为中国海洋工业的领跑企业,拥有24个单项世界冠军产品的中集集团,响应国家海洋战略,早已挺进“深蓝”,建造“大国重器”,目前已交付的“蓝鲸2号”,和“蓝鲸1号”一样,正在南海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展身手。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中说,中集集团在现有海工业务基础上,向海洋油气生产类装备、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蛋白产业、海上城市产业等进行拓展延伸,布局面向未来的“双碳”新赛道:海上数据中心、海上风电制氢。今年前三季度,中集海洋工程装备业务新增2艘FPSO船体订单,总金额13亿美元,加上其他特种船只以及清洁能源类产品,累计新增生效订单21.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0%;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36.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
搏击澎湃的海洋,深圳有足够的信心。10月3日,距离深圳东南200多公里的“海基一号”平台上,A1H井采油树主阀、翼阀被依次打开,在油嘴“呲呲”截流声中,管线逐渐升温,油龙喷涌而出。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宣布,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正式投用,标志着我国成功解锁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油气开发新模式,由此推动我国南海东部深水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掘金海洋大产业,深圳有足够的底气。目前,深圳拥有涉海企业近2万家,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等海洋传统产业中拥有优势,并在以海洋电子信息研发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涌现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这当中,更有企业把产品链从陆上延伸至海洋。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功率电源整体方案解决商,几年前进入海洋领域,将工业电源运用到海上;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航拍无人机市场的“红海”,更换水下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的赛道。
面对勃兴的海洋产业风口,深圳提前布局。深圳在《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中提出,培育壮大海洋电子信息、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持续推进海洋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到2025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