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村“烦心路”变身村民“幸福路”

乡村“烦心路”变身村民“幸福路”

□本报记者张熙宇

近日,位于琼山区甲子镇青云村,一条长550米、宽3米的机耕路蜿蜒在自然村文头村和村内村的山间田野。原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土石小道,变成了平整又宽敞的崭新水泥路。

文头村和村内村机耕路,是当地76户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这条路通车后,下地干活方便多了。”新建的机耕路让青云村村民连连称赞。

青云村党支部书记张昌勇说,以前这条路的路面窄、路况差,尤其是雨季时,路面坑洼处处积水,给农产品运输和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为消除村民“心头病”,打通当地农业发展“主动脉”,该村帮扶单位海口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次调研,在市国资委和甲子镇政府的支持下,将修路事宜列入了为民办实事事项,迅速启动了文头村和村内村机耕路硬化工程。

“机耕路项目长550米,附加排水沟80米、会车点2个,惠及耕地及林地约800亩,共投资38.7万元。”海口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帮扶干部王位忠介绍。

如今,文头村和村内村机耕路的建成通车,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运输效率,昔日的“烦心路”成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记者了解到,在海口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结对帮扶青云村的4年里,建起472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修建2条共1510米的农业引水灌溉渠道、硬化1条水泥机耕路。如今,18户帮扶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4489元。

蚌埠:以“全周期管理”思维推动纪检监察建议落地落实 坚定不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千方百计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