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马上就要到了,不仅球迷翘首以盼,小酒馆也跃跃欲试。不少老板提前装饰门店,并推出各项活动招揽消费者。
近年来,微醺之风兴起,既能饮酒解压又能满足社交需求的酒馆,成为了一门上千亿的大生意。
无论是成都的玉林路,北京的三里屯,还是上海的文乐路,年轻人总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的小酒馆。
图/图虫创意
2021年,海伦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酒馆第一股”,之后更是喊出三年开出1900家店的目标。一时间,酒馆成为新消费领域的关注焦点。
不过疫情之下,酒馆作为接触性、聚集性行业的代表,成为被重点管控的场所之一。即便贵为行业第一的海伦司,今年以来也不复此前疯狂开店的势头,甚至关店数十家。
那么,未来小酒馆还是大生意吗?
小酒馆大生意
体育大赛历来是酒吧消费的旺季和节点。在成都玉林路经营一家酒馆的张宁,对于去年欧洲杯期间的火爆场面还历历在目。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每天晚上都是座无虚席,尤其是周末以及强队之间比赛的时候,更是一座难求。“那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即将于11月20日0点拉开战幕的卡塔尔世界杯,将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在冬季举办。为了能更好地招揽客人,张宁早早地就让员工把有关世界杯的宣传海报及装饰挂上,甚至还换上了尺寸更大的彩电。
此外,张宁的酒馆还在世界杯期间推出众多优惠活动,比如1-2人套餐49.9元,3人套餐99元;原价40.9元的百威6听装,现价只要32.9元,原价132元的12瓶装喜力啤酒,现价只要120元。
近年来,作为城市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酒馆愈发受到年轻人的喜欢,甚至成长为一门上千亿的大生意。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中国酒馆行业的总收入由2015年约844亿元增至2019年约117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7%,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至1839亿元,复合增长率或可达18.8%,市场空间广阔。
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指出,喝酒本身就自带成瘾性,再加上消费小酒馆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小酒馆本质上是一条成瘾性赛道与贩卖社交概念的餐饮模式,因此也就有了“夜间星巴克”的说法。
去年,海伦司的上市,进一步引爆了资本对酒馆的热情。
2009年,海伦司在号称“宇宙中心”的北京五道口诞生,凭借低廉的酒水价格,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2021年9月,海伦司登陆港交所,身价直冲300亿港元。
彼时海伦司还立下这样的雄心壮志:未来三年分别新增开店数量400家、630家和900家,到2023年将总计拥有2200家酒馆。
遇冷的酒馆生意
不过随着疫情的持续反复,酒馆由于接触性、聚集性的行业属性,成为重点管控区域。
在张宁看来,疫情稍有风吹草动,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它。“有时在同一个街区,餐馆可以照常营业,但是酒吧就不行。”
管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收入遭遇断崖下滑。以海伦司为例,数据显示,单店日销从去年上半年的1.19万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0.72万元,降幅达39.5%;其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二线城市酒馆从去年上半年的1.22万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0.66万元,几乎腰斩。
从更能体现真实运营状况的同店(已持续运营1年或以上的店面)数据来看,海伦司的情况更加严峻。截至今年上半年,海伦司的同店数量有133家,所有同店的日均销售额加起来是129.3万元,平均一家店的日均销售额为9700元。去年上半年,这两项数据还是176.5万元和1.3万元,下滑26.8%。
压力之下,海伦司也不复此前的开店势头。
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有69家海伦司小酒馆闭馆;6-8月中旬,海伦司又继续关闭了25家门店。根据东方证券,2022年全年关闭门店数预计将达到130家。
另据窄门餐眼数据,今年上半年,海伦司新开223家门店,平均每月开店37家。进入今年下半年后,公司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7-10月分别开店17家、12家、9家、6家,11月上半月仅开1家。
与此同时,海伦司的业绩也由盈转亏。2022年上半年,海伦司净亏损达到3.0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后,净亏损也达到9994万元,而去年这一数据尚为净利润8063万元。
巨头尚且如此,那些独立酒馆更是如此。
上海市酒吧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叶丁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海市共有3000多家各类酒吧,过去一年里,30%-40%的酒吧阵亡了,还有30%-40%酒吧处在生死边缘,能够活下来且还有一定利润的只有20%。
消费习惯是最大挑战
其实抛开疫情影响,酒馆的实际运营难度也不小。
餐饮分析师王冬明分析称,与咖啡以及茶饮不同,目前酒吧对于国人大众消费来说,消费习惯及群体不够成熟,消费频次也很有限。
作为可选消费,小酒馆的消费频率低于其他餐饮业态。iMedia Research调查显示,有27.5%和18.9%的小酒馆消费者表示每2-3星期消费一次或者每1个月消费一次。
较强的社交属性拉长到店消费时长,小酒小菜慢慢聊是行业常态,也不乏点一杯酒坐好几个小时的情况,因此翻台率天然比餐饮、奶茶低。数据显示,海伦司2020年的翻台率为2.3次/天,低于海底捞(3.5次/天)和太二酸菜鱼(3.8次/天)。
此外,不同于西餐、火锅等餐饮模式,小酒馆大多在晚上18点至次日凌晨2点营业,每日营业时间时长在8小时左右,低于普通餐饮门店。
此外,酒馆作为餐饮业的一脉分支,同样要面对租金、原料、人力“三座大山”的考验。
同样是来自海伦司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租金、原料、人力三项成本高达8.6亿元,同比上升了24.64%,而其总收入才8.7亿元,三项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达99%。去年同期这三项成本合计6.9亿元,占总收入的79%。
具体来看,人力成本是最大一项支出。截至今年上半年,海伦司拥有1697名员工和6532名外包,雇员福利及人力服务开支由2021年上半年的3.1亿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3.8亿元,同比上涨22.2%。
涨幅最大的则是租金部分,由于门店规模从去年同期的471家增加至今年的846家,使用权资产、厂房及设备等折旧费共计达到2.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20.5%。
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从去年的2.72亿元增加至今年的2.97亿元,同比上涨9.4%,虽然在三大成本中涨幅最小,但依旧超过了收入增长幅度。
酒馆行业仍然大有机会
国元证券指出,夜间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根据艾媒咨询测算,中国夜间消费规模占总体零售额六成,受益于各地政府对夜间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叠加夜间消费场所丰富,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为26万亿元,预计2022年突破40万亿元。
而夜间餐饮是夜间消费的重要一环。根据头豹研究院,2021年夜间餐饮消费额占全天餐饮消费的比重集中在20%-40%。从夜间经济业态消费占比看,2020年餐饮消费占比第一,为22%,酒吧业态占比19%,仅次于餐饮。
近年来,不少餐饮企业盯上了酒馆赛道,试图将手伸进了年轻人的“微醺生意”当中。
2019年,奈雪的茶旗下BlaBlaBar奈雪酒屋首店在深圳开业,产品主打香水瓶的鸡尾酒,面向人群主要是精致的年轻女性。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火锅也在尝试“火锅+酒吧”的新业态,中午卖火锅,下午卖奶茶,晚上摇身一变成酒吧。
卖饺子的喜家德也参与进来,以喜家德饺子酒馆命名,产品结构增添东北卤味,还增加热菜数量来搭配喝酒场景,以此增加产品的丰富度。老乡鸡也在深圳首店尝试了“餐+酒”的新模式,门店提供早午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夜宵,从早上9点营业至凌晨2点。
多方入场,在于如今的酒馆行业仍然大有机会。据海伦司当初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有95%以上的小酒馆为规模较小的独立酒馆。海伦司虽然是行业第一,但份额也不过1.1%。
待疫情退去,相信酒馆行业将重回高速增长态势。文志宏提醒到,酒馆开店扩张没有问题,但前提是对市场环境有清晰的判断,对自身的资源能力尤其是单店盈利情况有清晰的认识。
作者:余源(andyy19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