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衡南县纪委监委把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重点事、重点人,整合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以精准有效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既督又战,27名纪检干部直奔乡村一线
“水泵修好了,现在做饭洗衣服方便多了!”近日,看着水龙头涌出的清澈自来水,茅市镇斗山桥村肖皂组的全德伟笑得合不拢嘴。在此之前,衡南县纪委监委下派驻斗山桥村第一书记蒋槟羽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老全家的深井水泵烧坏后,在维修过程中水泵卡在了井内,上下不能。蒋槟羽立即与县水利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反映了该问题,找来专业的团队,三天时间就把水泵修好了。
今年3月,衡南县启动“千名人才下基层戮力同心促振兴”行动,从全县选派一批干部到村(社区)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和驻村第一书记。衡南县纪委监委闻令而动,向19个村派出27名纪检监察干部。他们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奋斗,到群众身边发现和解决问题56个。“我们将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立足纪检监察职能职责,以强有力的监督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政治生态和纪律保障。”通过既督又战,让纪检监察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
攥指成拳,县乡村监督力量齐发力
护航乡村振兴,必须理清思路、找准方向。衡南县纪委监委出台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围绕巩固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振兴3个方面,明确12项监督重点,制定6条措施,落实牵头部门职责,搭建起专项监督的“四梁八柱”。
为确保乡村振兴监督有力推进,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并构建起“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三级监督格局,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委员近距离、乡镇纪委情况熟的优势,从群众身边事入手,针对惠民惠农落实情况、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民生资金发放等进行监督,实打实解决问题,有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8个,党纪政务处分16人,追缴资金15.91万元,督促整改问题91个。
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平台精准发现问题
今年5月,衡南县启动“‘清’易通·‘码’上办”服务,设置“局长码上办”“书记镇长码上办”“纪委书记码上查”“码上找县长”“码上找县委书记”等五类二维码,把监督触角精准嵌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拨付使用环节,让智慧监督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启动后不久,群众扫码反映该县云集街道响鼓岭村一组长李某违规动用集体荒山问题。经调查核实,李某在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情况下,将该三亩荒山进行平整,用于栽种果树。云集街道纪工委对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截至目前,“‘清’易通·‘码’上办”共受理办结乡村振兴领域问题6个,涉农领域一批穿着“隐身衣”的“微腐败”暴露出来。
大数据监督还推动把群众应得的“政策奶酪”还给群众。今年7月,衡南县江口镇胜利村集圣组从镇纪委领回了被截留的该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900元。此前,该县通过“互联网+监督”大数据比对发现,该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未发放到位,一直留存在村党支部书记倪某手中。加上其他违纪问题,最终倪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大数据的运用,让监督、服务的载体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真正给‘微权力’戴上了‘紧箍圈’。”衡南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智慧监督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科学化,为乡村振兴“清障护航”。(衡南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