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来源:央视网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11月10日播出行署专员被害案(上)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韦孝儒是国民党行政督察专员,不但抗日有功,还和国民党上层人物陈立夫、陈果夫关系密切。1942年,在参加省府会议期间,韦孝儒和其他七个人一起遭到绑架,并被残忍杀害。有人怀疑,对他下手的,是国民党军统的杀人魔王赵理君,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赵理君与韦孝儒有何矛盾,他为何要对一位地方官员下毒手?

11月11日播出行署专员被害案(下)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1942年,国民政府河南省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等八人在洛阳遭绑架失踪。人们怀疑,是国民党军统特务下手作案。几天后,有人在机场附近一处枯井发现异常情况,办案人员随即前往查看,并发现了韦孝儒等八人的尸体。那么,这起案件是否真的是军统特务赵理君等人作案?如果真是他们下的毒手,靠着戴笠等人在背后撑腰,他们又能否逃过惩罚?

11月14日播出汪精卫遇刺案(上)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二号人物汪精卫遇刺,行刺地点竟然是戒备森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那么刺客是谁?他因何刺杀汪精卫?案件发生后,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当场指责蒋介石,声称他是刺杀行动的幕后主使,陈璧君为什么这么想?这起案件背后究竟有何内幕?

11月15日播出汪精卫遇刺案(下)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南京国民政府二号人物汪精卫遇刺后,刺客孙凤鸣身亡。国民党特务通过审讯涉案人员,认定“晨光通讯社”社长华克之和“暗杀大王”王亚樵是案件主犯,而在他们背后,反蒋民主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人也在暗中支持。案情复杂、牵涉甚广。这样一起案件将会如何审理?审理过程为何会经历十多年时间?最终,被捕的贺坡光、张玉华等人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11月16日播出独立旅旅长泄密案(上)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王赓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成绩优异。回国后,受到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重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王赓担任独立旅旅长,他率队抵抗日军,卓有成效。然而,一天下午,他却神秘地单独外出,落入日军手中。当时传说,他随身携带的军事地图被日军抢走,给战局带来严重不利影响。这件事也成为他一生的污点。那么,战争期间,王赓为何离开部队,独自外出?他神秘外出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11月17日播出独立旅旅长泄密案(下)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1932年2月,中日两军对垒之时,作为中方将领,王赓却擅离职守,落入日军手中,随身公文包也被日军抢走。王赓携带的公文包中究竟有没有军事地图?战事激烈之时,他到外国租界去干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他是去密会寡居的前妻陆小曼,也有人说,他到租界是肩负着与战事相关的紧急使命,还有人说,他当时并未携带重要军事地图。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是真的?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民国大案》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4日—17日播出

主讲人:王晓华民国史专家

总编导:李民德

编导:庄力洁刘金辉孔令娟

相关阅读:
国家游泳中心11月13日起临时闭馆 广东中山港口镇:部分场所暂停营业,进入公共场所须持24小时内核检阴性证明或采样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