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热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应建立老龄人口健康屏障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据国家卫健委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30%,届时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立老龄人口健康屏障”研讨会中,多位专家就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疫苗在老年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让人们意识到,在人群建立广泛的免疫屏障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至关重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我国很早就提出了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李志宏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李志宏认为,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总体来看,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正确认知大多是停留在政府和学界的层面,还没有能够及时、有效、畅通地传递到社会大众。我国今后五年包括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领域和政策取向上,要注意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断增进老年群体民生的福祉,其中,健全社会保障、健康支撑和养老服务三大体系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看来,老龄化是趋势性的,持续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施主动健康策略,这也是我们国家十几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的事。

所谓主动健康,就是主动开展生命过程中的功能维护、危险因素控制、行为干预和健康服务等。“就像我们从年轻开始,就要注意在开展登山等运动时,采取主动措施,降低对膝关节的过度冲击,主动减少将来患关节类疾病的可能性。”张许颖说。

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医师孙美平也认为,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主动健康的重要一环,即人们日常所说的“治未病”,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建立健全老年健康三级预防体系,其中疫苗接种就属于一级预防。

孙美平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大多数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病,特别容易患感染或传染性疾病,一旦被感染就会导致原本脆弱的机体“雪上加霜”,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情况。现在的疫苗已可以为全生命周期提供保护,但在我国,公众对婴幼儿接种疫苗比较熟悉,却容易忽略老年人的预防接种。事实上,老年人中常见的带状疱疹、老年性肺炎球菌性肺炎、流感等疾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对此,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所长傅传喜也呼吁,需要全社会广泛地参与和科普,提高公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疾病认知水平,强化人们的预防意识,降低“疫苗犹豫”。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中国妇女报:颜宁归来,应得到掌声与期待 新华全媒+|“鸟博士”见证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生态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