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斗三号系统开通以来系统性能很好,明年计划发射3-5颗卫星,进一步强化北斗导航星座

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冉承其介绍,目前已经安排了备份卫星的投产或者研制,明年计划发射3-5颗卫星,进一步强化北斗导航星座,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

会上有媒体问道,北斗三号系统自建成开通以来,目前各卫星运行状况如何?后续是否有进一步的卫星发射计划以增加或者补充现有北斗导航星座?

对此,冉承其回应称,现在北斗三号在轨卫星,加上原来超期服役的北斗二号,一共有45颗卫星在轨提供服务,系统的性能很好。

冉承其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继续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提升,丝毫不敢懈怠。在这一基础上,应把天上的卫星管好用好,把地面系统管好用好的同时,积极推动备份卫星系统建设,确保系统更加可靠。目前已经安排备份卫星的投产或者研制,明年计划发射3-5颗卫星,进一步强化星座,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既然承诺要向全世界提供一流的服务,我们就要竭尽全力确保它。”冉承其说道。

冉承其表示,在此基础上,后续还要进一步深化发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我们现在还没有起名字,假设是北斗四号系统的话,应该比北斗三号系统更好用。更好用的方面,系统本身的性能会进一步提高,同时我们要和新兴技术进一步融合,比如移动通信、低轨通信、传统惯性导航等,技术上要深度融合。下一代我们叫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系统。”

“我们预计的目标是2035年全面建成时空体系,到那时候,我们希望无论是在水下、地面、室内、空中、深空甚至遥远的太空,都有北斗,都有中国的时空体系。也就是无论你在世界上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北斗、都有中国的时空体系给你提供安全、可靠的时空技术。”冉承其如是说。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王辰元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视频|兵器工业集团强势出击第十四届珠海航展 个人养老金十问十答:去哪开户?怎么领取?个税怎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