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桂林:靶向监督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搬出大山后,生活环境变好了,现在我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挣了钱,还能照顾家庭。”近日,在资源县中峰镇老乡家园安置点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就业帮扶车间内,搬迁户曾琪扉对前来走访的资源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今年3月以来,曾琪扉通过乡镇干部介绍,到离家150米的广西资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上班,每月收入超3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全力保障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扶持工作作为过渡期专项监督的重点内容,紧盯住房安全、就业帮扶、产业培育、作风建设等关键环节,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实地抽查、综合研判、明察暗访等方式跟进监督、靶向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力保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推进。

日前,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联合市纪委监委专项办、市发改委,成立“室组局”联合督导组,围绕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扶持工作落实情况,深入全市县(市、区)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全州县易地搬迁安置房存在漏水问题。

该纪检监察组深挖一层看责任、聚焦落实找偏差,在要求全州县相关责任单位立行立改的同时,召集驻在单位下属二层机构市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相关负责人座谈,督促开展易地搬迁安置住房质量安全“回头看”,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切实让搬迁群众住上“安心房”。

挪“穷窝”还得断“穷根”,“安居”是前提,“乐业”是保障。桂林市纪委监委通过列席会议、开展专项监督和个别谈话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就业扶持主体责任。同时,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搬迁农户“牵线搭桥”,探索建立完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搬迁户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经济收入。

在该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市人社局联合市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开展“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系列就业帮扶活动,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目前已安排了381名搬迁群众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在助力就业的同时,强化安置点后续管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6748户14571人,实现就业6748户14524人,完成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抓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工作落实,必须牵紧干部作风这个“牛鼻子”。全州县纪委监委把服务保障易地搬迁群众情况作为加强干部作风监督的重点,督促县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州镇老乡家园社区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建立限时办结、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机制,组织社区干部开展政策宣传、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等上门服务,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回原籍办事难、“两头跑”的问题。

“易地搬迁后续就业扶持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做深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助力打造和谐、文明、富裕、平安的易地搬迁新城,让每一位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找到归属感、提升幸福感。(桂林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针对部分群众买菜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西宁官方回应 全面放开国际航线?民航局:新航季国际客运航班量84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