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名扬
西部的县城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中的重要内容做了详细阐述,可以预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乡村振兴也将迎来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
距离成都中心城区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蒲江嗅觉灵敏,早已谋定而动。
图片来源:林洪摄
去年10月,蒲江因为喊出的“小”目标——“生态福地,大美小城”——而备受瞩目。如今,蒲江又在筹划一个“大”事件——用5年的时间,打造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
何为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蒲江的愿景是打造愿意来、留得住、保护好、可持续,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运营,多功能、复合型、无边界的新型产业社区,低碳零碳示范区、农商文旅融合示范区、未来公园社区。
用蒲江人的话说就是,未来在蒲江落户的公司,都是在一栋栋绿色掩映的别墅里,抬眼处,近有田园,远眺雪山,享城市之便利,得乡村之悠然。
其实,“令人向往”只是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的形态表象。
“蒲江要实现生态价值更好转化”、“蒲江要进行乡村振兴更多探索”、“蒲江要实现公园城市更好的乡村表达”、“蒲江要为成都主城区赋能”、“蒲江还要重新定义未来CBD”……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还承载着蒲江人更多的期望、更大的担当。
按照“愿意来、留得住、保护好、可持续”的原则,未来,这里将成为新经济企业首选地、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卫星办公室或第二总部,成为零碳低碳示范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未来乡野公园社区。
成都之于蒲江,“大城市”之于“大农村”,放眼全国,并非少数。如何让“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变成“大优势”?这也是蒲江人想通过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实践为全国县城探索的文章。
蒲江,一个西部县城,何以有如此雄心?信心又来自何方?
生态价值再转化蒲江迈向2.0时代
图片来源:龚正江摄
对蒲江来说,生态是最大的信心。
“年平均负氧离子为3469个/立方厘米”从成都前往蒲江的朝阳湖,路边用于实时监测“负氧离子”的电子显示屏,特别引人注目,好像时刻都在提醒着路人“蒲江生态之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达到每立方厘米1000至1500个时,就是“清新空气”,蒲江已远超这个标准。
绿色生态不仅是蒲江人“呼吸”的一笔财富,由此带来的生态价值转化也让蒲江人尝到了甜头。
蒲江70%的面积是丘陵。地形的限制,一度成为蒲江发展的负担,很多“市级贫困村”远近闻名。
但蒲江人坚定地选择了生态。经过过去十余年间的不懈努力,蒲江人利用独特的地形气候,硬是一步一步地打造出了茶叶、柑橘、猕猴桃三大“金字招牌”。
“家里60亩猕猴桃,其中40亩‘金艳’,出园价3块5;20亩‘红阳’,出园价9块5。‘金艳’收了10万斤,‘红阳’收了3万斤。”这是6年前村民夏存明说过的一段话,彼时彼刻,他家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60万元,已经实现小康。她的女儿夏娟说,如今家里车就有四辆,“货车小车都有”。
夏存明家并非蒲江村民的个例。2020年蒲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5805元。也就是说,经济总量在成都垫底的蒲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能排进前10。
如果说让农民“富起来”,是生态价值转化的1.0版本,那蒲江用实践已经实现这一夙愿。
但是,民富了,县仍穷。时至今日,“经济体量较小、财政资金薄弱”,困扰蒲江多年的问题,仍是蒲江人的一块“心病”。
图片来源:吴畏摄
如何在民富之后实现县强?如何让生态价值实现更大转化?蒲江,同样想在生态价值转化中寻找答案。
说干就干。蒲江正全力谋划着要打造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
今年初,蒲江县按照“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运营”总要求,创新提出并打造实施了田园生态商务区,在成都率先开启了新时代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形成大优势的有效探索。
蒲江人想要的是,“CBD”与雪山相依,“CBD人”在茶野中会客。他们要在“高颜值”的林盘中,为企业打造一座座商务庭院。商务区将通过强化功能植入、场景营造、业态提升,打造多功能、复合型、无边界新型产业社区。
他们期望,未来5年里,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CBD,吸引来5000家企业……这个蓝图,勾勒出一幅产业图景——蒲江将不局限于种水果、搞旅游,还将吸引大量总部企业。除看得见的经济价值之外,蒲江的生态本底还可能转化为更大的价值,如城市品牌价值、文化价值、社群价值等等。
在蒲江人对未来的展望中,蒲江的生态价值转化将迈向2.0时代。
乡村振兴的实践“新村民”扎堆到蒲江
蒲江的信心还来自于“新村民”的涌入。
一段时间以来,青壮年劳动力的出走,农村逐渐“空心化”,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难题。那么,怎样的乡村振兴,才能让人看到生活、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蒲江,再次让西部的农业县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明月村,十多年前,还只是蒲江的一个贫困村。但现在明月村已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咖啡馆、小酒馆、书馆、艺术博物馆。。。。。。充满文艺气息的明月村,如今已吸引了100多位“新村民”,包括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服装设计师、主持人宁远,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晓钧,美国注册建筑设计师施国平……
当下,许多小城镇被大城市“虹吸”,而蒲江的常住人口却一直在“净流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蒲江全县常住人口已达25.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蒲江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了16001人,增长6.68%。
铁牛村、明月村……像这样的“新乡村”,在蒲江越来越多。不断流入的人才,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人口结构。蒲江2020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已较2010年翻了一番。
图片来源:张天一摄
蒲江乡村的振兴,表现来说是生态的振兴,折射出的是产业的振兴、文化的振兴,本质上则是人才的振兴和组织的振兴。
“新乡村”的振兴,也凸显着蒲江“两项改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成功。村落化零为整,腾出了更多空间和闲置的集体资产,让久无人用的村小、土坯房,摇身一变成了博物馆、咖啡馆,重新恢复了笑语欢声。
有专家表示,如果把“两项改革”比作一篇文章,蒲江在乡村振兴中已打好了“前半篇”的基础,未来,蒲江还需要给出“后半篇”的答案。
蒲江人说,“后半篇”的答案就是乡村振兴2.0版本的蒲江实践。
在他们的设想里,乡村振兴2.0版本,不只有代表着新村民的独门小院,还要有代表现代商业的商务庭院;不只有农业水果的传统一产,还要有生态商业相映成趣的二产三产。“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就是他们充满梦想的蒲江实践。
蒲江人的梦想并非天方夜谭。有专家认为,那些先知先觉的新村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蒲江完成乡村振兴1.0版本基础上的“1.5版本”的实验。而“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则以更大规模、更为现代、更加商业、更有产值的方式,在乡村振兴2.0的道路上探索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与建设用地紧缺的大城市相比,距离成都不到100公里的蒲江,良好的土地基础,则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探索为大城市赋能的乡村实践。
公园城市在乡村生活安逸又便利
蒲江的信心,还来自于蒲江农村的硬件。
道路顺畅、乡村很美、农民很富……在蒲江,你会经常听到人们这样的感叹。与许多人印象中偏远闭塞破败的乡村不同,蒲江的农村,不仅干净整洁,生活还十分方便——村村通气、户户通水、村村通电,就连城市人渴望的5G基站,布局都是“一片一片”。
图片来源:刘扬摄
蒲江人期望,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的打造,可以使得蒲江实现软硬件条件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得公园城市的乡村发展从硬件的1.0版本,向软硬兼得的2.0版本升级。
蒲江人设想中的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实际上正是一个公园里的CBD。不同于嘈杂都市中心的CBD,在这里办公的人,既能体会推窗即景的自然环境,深层次激发创作灵感;又能抛开闹市喧嚣,享受“山水林田湖”田园美景,感受逆城市化带来的乐趣。
但这个公园中的CBD,又将有着不逊于城市中心的配套设施。带着国际先进“混龄”理念的国际学校金苹果,已确定在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落地选址;商务区中的两栋商务庭院,还将成为华西医院的服务中心。
身处同一座“公园”,呼吸着一样的清新空气、望着远处同一座雪山、穿梭在同样美丽的林盘,企业员工这栋庭院中办公,孩子在旁边庭院上学,老人在另一栋庭院康养……这里既是CBD也是一个大社区。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宪看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县城,这样的2.0憧憬,实际上也是“大城市周边县城对接需求,是融入城市发展的表现”。在他看来,蒲江打造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的思路符合城镇化发展趋势。
他认为,蒲江可以以自身田园风光与繁华都市的优势互补,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背景下做好“乡村表达”,与成都联动“将蛋糕做大”。通过规划建设田园生态商务区,营造有别于大都市、传统产业园区中央办公区的田园办公和生活环境,蒲江将以“第二总部”助力成都引进企业。
在很多蒲江人心里,生态价值转化2.0、乡村振兴2.0、公园城市乡村发展2.0,正是蒲江打造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的信心所在,也是重新定义未来CBD、探索“大农村”成为“大优势”解题之道的雄心所依。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