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场集体采访,这些话题与北京有关

10月18日下午,二十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集体采访。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这些话题,与北京相关……

让“大会蓝”成为“常态蓝”、“天天蓝”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北京蓝天刷屏网络。在18号的集体采访中,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个好消息,也和北京蓝天有关。

赵磊说,“今天上午一名来自环保战线的党代表特意委托我向大会的记者报告一个喜讯,到目前为止,北京PM2.5平均浓度,已经降到了29微克/立方米。特别是10月16号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北京PM2.5浓度低至1微克/立方米,创造了历史同期监测到的最好水平。”

赵磊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大会蓝’变成北京的‘常态蓝’‘天天蓝’”。

加减之间北京这样处理疏解与发展

有记者就北京如何平衡疏解与发展提问?

赵磊在回答时说,减量发展是北京在超大型城市中第一个提出的,是十年来立足于首都功能定位,对城市功能布局、京津冀协同大局做出的选择。两轮疏解整治,北京与天津、河北形成了协同发展态势。主要做了几项工作:

第一个是在不可再生生产要素的投入上坚决做减量。实施了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建设用地减了110平方公里,疏解了一般制造业2000多家。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2021年比2013年下降了9.5%。北京还要在中心城区的4个密度上再降低。除了常住人口的密度要下降,在商业密度、建筑密度、旅游密度还要下降,更加突出首都的功能定位。

第二个,要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坚决地做增量。高质量发展靠科技、靠人才、靠创新驱动。这几年北京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达到了6.53%,在全国遥遥领先,全国只有2.44%,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科技人才方面,北京是全国第一人才高地,全国的两院院士北京就占了一半。尽管如此,我们还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再比如说北京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方面,也在加大投入力度。去年统计的情况看,北京数字经济占到整个经济总量的40%以上,在全国遥遥领先。

第三北京还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要处理好变量。实际上就是五子联动,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还有抓好北京自贸区和服务业对外开放示范区这“两区”建设,当然还有重要的一子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四项就是在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方面要扩容量。不光是大气、水、土壤,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清洁性、多样性,这几年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每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同志都有切身体会。

第五点,还要坚定不移地在人民福祉创造上,给老百姓带来流量。要紧抓就业,北京的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收入这10年平均增长了6.9%,基本上和经济增长同步。要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深入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始于2014年。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集体采访中,北京、河北、天津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情况。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规划编制开始,从转变观念开始,从打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始。北京从以前的集聚功能求增长,转向了协同辐射谋发展。经过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京津冀从三地各说各话,三个话语体系转到了共同说“协同发展”的话语体系。我们在规划、标准、政策、管理这4个方面逐步实现统一。北京要在这里边发挥带头的作用。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肯定是要把大家带起来一起欢乐才是最大的幸福。北京从“一城独大”转向了“一核两翼”,把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的两翼来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我们在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这4个领域都实现了率先突破。

天津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纲要》,三地有自己的定位,同时在发展当中还要注意协同性。中央给天津的定位是“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我们聚焦这个定位,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在产业协同对接、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协同保护、体制协同改革、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社会协同治理中,发挥天津应有的作用。

讲协同,河北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给大家讲了三件事。第一,交通一体化上,京张高铁、京雄高速都已经建成通车,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便利。第二,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上,北京密云水库的上游潮河、白河,天津于桥水库上游沙河、黎河,河北出境的断面水质都是优于达到二级。截至目前,已经有4万多家京津的企业转入河北。

北京援建雄安“三校一院”基本建成

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还介绍了雄安新区建设情况。

他说,雄安新区发展,坚持规划引领、质量第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完成了“1+4+26”规划体系,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稳扎稳打推动建设,现在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的推进非常顺利,累计已经完成投资4600多亿元,雄安高铁站、京雄高速等等都已经建成通车。

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央企全部都在有序推进,中国中化、中国星网和中国华能等央企的总部已经启动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已经基本建成。

生态环保方面,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划定了鸟类的栖息地。前段时间有一个网红鸭子叫“青头潜鸭”,是极濒危动物,大家可以查到,它现在已经在雄安栖息繁育,整个淀区的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雄安新区的建设会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规划引领,稳扎稳打。

相关阅读:
台媒:一男子疑吸毒过量暴毙台北街头,警方溯源查获电竞主播涉毒 新华全媒+|黑龙江孙吴:芹菜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