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长期以来,上外为国家外语人才的培养、为国际舆情研究、为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探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宝贵的贡献。在10月1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走进上外,和上外师生一起聊一聊自信的中国精神力量和话语力量。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教授杨波看来,最近十年感觉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国外的受众,而且是不同层次的受众主动关心中国的比例和范围越来越大。去年11月,杨教授的俄罗斯和中亚朋友问她,能不能解读一下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历史意义。杨教授当时比较意外,因为以往我们会有主动宣传的这样一个动作,现在是从事相关领域的一些学者,还有一些高层的政治精英,他们会主动来关心这些事情。
杨教授觉得,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地走到今天。因为他们曾经跟我们走过一条同样的道路,中国的这种成功经验,尤其对这个区域的人来说,他们是特别理解的,包括年轻人,很令人意外。杨教授在教育部的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做培训,相当于是给俄语国家的一些学生教授汉语,教他们怎么做俄汉的翻译。一个年轻的乌克兰小伙子之前问过杨老师是不是共产党员,得到是的答案后,他说能给我看一下党员证吗,这个细节让杨教授挺触动的。小伙子说自己非常向往这个党,他们非常想知道为什么中国能够把这条路走下去。
主持人提问杨教授称,根据以往的国际传播,我们阐述中国有没有充分地把这个答案讲清楚?她觉得我们正在慢慢地学会去用外国受众能够接受的一种语言来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做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受众友好型”的外宣,其实这种差异化做得还是蛮好的。因为我们知道面对精英去做传播是一种方式,但是对普通人就是讲故事,我们去各个地方去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因为这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他能代表一个群体,就是我们不去下结论,我们只是展示事实。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编辑:刘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