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度关注 韧劲十足看外贸

今年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韧劲十足看外贸

10月6日,山东烟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运转繁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6日,山东烟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运转繁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度关注  韧劲十足看外贸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纪委监委联合区税务局走访辖区外贸企业,确保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图为近日,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某服装出口企业了解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颜妍摄

10月1日,满载着50个集装箱大柜,货物货值达1897万元人民币的汽车出口专列由江西赣州国际陆港驶出,途经蒙古国和俄罗斯,直达白俄罗斯若季诺站;距离卡塔尔世界杯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浙江义乌制造的世界杯相关产品依托“世界杯专线”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在寒冬到来之前,中国制造的电暖器、电热毯等取暖“神器”大量出口欧洲……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实现了较快增长,前8个月进出口规模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稳外贸,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到2021年的39.1万亿元,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不断跃升,自2017年起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位,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也于2020年跃居全球第一位。今年以来,在一系列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国外贸展现出韧性与活力,成为提振世界经济的“一池活水”。

前8个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7.6%,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92.6%,中国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

9月19日,60余辆中国一汽集团生产的自卸卡车整齐地停放在珲春综合保税区,经过海关关员监管后,陆续发往欧洲多个国家。自2022年1月份首次出口汽车以来,截至目前,珲春综保区已累计出口汽车1323辆,货值4.8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加速驶向海外市场。海关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7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出口总值的56.5%。其中,汽车出口2168亿元,增长57.6%,延续了高增速。

从结构看,汽车工业出口正从过去以商用车为主,转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乘用车为主。在出口区域上,正从以往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为主,加大向欧洲等主流市场布局。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出口数量同比增长超过80%。“现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是在欧洲市场,去年新能源出口的49%是出口到欧洲市场,汽车出口形势非常喜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表示。

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长安汽车累计出口超过60万辆,已经进入超过70个海外国家,并形成了包括中东、北非、中南美、亚太等多个万辆级核心市场,其中在沙特、巴基斯坦等多个市场,长安汽车销量位居中国品牌第一。

汽车出口蓬勃发展,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十分亮眼。当前,我国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光伏产品近年来加速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其中,欧洲成为中国光伏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数据显示,1至8月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了92.6%。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加速“出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不断成为主角。“1至8月份中国的机电产品在外贸出口中就占到了56.5%,我们的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不断体现。”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指出。

回首过去10年,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量高达14.7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继2018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后,2021年又接近40万亿元关口,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

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2021年,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2.83万亿元,占全年出口总额近60%。服务贸易也不断发展,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70%。

7省市进出口超万亿元,长三角外贸持续向好,西部地区出口同比快速增长,外贸区域布局更加优化

得益于对外贸企业防疫、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保障,四川各主要外贸外资企业,在疫情期间都保持了满产水平,订单交付得到保障,产业链稳定也得到了巩固。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四川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01.7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较上年同期增长11.8%。

机电产品也是四川外贸出口的主角。前8个月,出口平板电脑507亿元,同比增长3.2%;出口手机57.6亿元,同比增长8.2%。

10年来,全国各地贸易发展成绩十分突出,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迈进,中西部地区不断发展,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

近期,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相继公布1至8月外贸“成绩单”。7省市进出口均超过万亿元,为稳定外贸大盘提供了关键支撑。

浙江进出口总值达到3.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8%,成为东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增速最快的省份,对全国进出口、出口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9.7%和21.2%。

山东实现进出口总值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国外贸整体增速8.1个百分点;北京进出口总值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福建进出口总值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1至8月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1.5个百分点,为稳住外贸大盘提供了强劲动能。

“外贸大省勇挑大梁稳外贸,不仅可以为中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发挥了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推动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

外贸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稳外贸、促进外贸持续稳定发展,是稳经济、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中西部城市不断崛起,在外贸增长率上崛起势头明显。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西部地区出口2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4.9%。10个省份实现同比增长,增幅较大的西藏、青海分别增长1.4倍和1倍。

我国跨境电商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外贸企业借跨境电商发展的“东风”开拓国际市场

国庆前夕,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创栋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一片忙碌,商家正准备卡塔尔世界杯的相关订单。“工厂工人正全力赶制世界杯周边产品的订单,货物要在近期全部运抵下单的目的地。”创栋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爱萍说。

近年来,数字经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疫情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各国消费者线上需求不断增长,而且需求强劲,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增长机会。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看来,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平台经济,平台内的数字化服务商作为市场的连接点,可以实现服务资源的集约分散,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管理,从而串联起跨境贸易的各个环节,并不断优化和改进各个环节的全流程业务运营模式,提高整体效率。

在2020年全球贸易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2020年增长25.7%,2021年又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了18.6%的增长,占到我国外贸比重的4.9%,今年前8个月,中国跨境电商仍然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增长势头。

作为外贸新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近年来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引导,帮助更多企业用好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等便利化措施,出台支持企业设立出口海外仓措施,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新贸易业态健康规范持续发展。

据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介绍,今年1至8月,跨境电商B2B(公司之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交换)直接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贸易增长迅速,下半年以来两类贸易方式增幅均超过60%。

外贸企业出口额和利润双双向好,一系列支持措施稳定贸易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信心

日前,中国贸促会发布《第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外贸企业信心预期明显增强,持续展现较强韧性。45.1%的外贸企业表示三季度外贸发展信心逐步恢复;30.31%的外贸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能够实现同比增长,该比例较二季度上升4.0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对全年外贸形势更为乐观,小微企业预期虽然较弱,但较二季度有所改善。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和国外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今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然而,随着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中国外贸展现了强劲韧性,表现亮眼,也为稳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德勇分析。

报告显示,外贸企业出口额和利润双双向好。22.69%的企业贸易额环比上升,19.52%的企业利润环比上涨。同时,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利润增长幅度大,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造纸和纸制品、专用设备制造、汽车等行业外贸增长动力较足,分别有40%、39.29%、35%和28.28%的企业实现出口利润的环比增长。

在王健看来,相较于国外更强调的供应链韧性,在中国市场,“韧性”尤其是数字贸易韧性更加聚焦在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包括产业的抗压和回弹、企业自身经营的抗风险性和成长性等。

中国外贸成绩亮眼,但与此同时,外贸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速回落,我国外贸仍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

9月,美联储预测美国今年的GDP将增长0.2%,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今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接近0。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在回落。世贸组织数据表明,全球68个主要经济体整体出口的增速由一季度的14.9%,下降到二季度的11.9%。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部署,努力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环境,为外贸保稳提质目标实现创造良好条件。近日印发的《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增强外贸履约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等多方面作出部署,为广大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服务。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国前8个月外贸仍实现稳定增长,说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依然明显。

“中国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一池春水’。”王健说,当前全球经济进入缓慢发展的阶段,加上全球局势动荡,能源供给危机,使得通货膨胀在很多国家愈演愈烈。中国外贸把高性价比的产品输送到全球,抵消了部分通货膨胀,也让全球的消费者有了更多的产品选择。

2021年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3.4%,有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随着一系列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快落地,中国外贸有条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中国力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薛鹏)

相关阅读:
河北10月7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在张家口、秦皇岛、廊坊等地 河北10月7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