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0月2日电题:这个国乒备战的“秘密基地”更是“希望基地”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唐文豪
“注意击球的姿势,不要慌……”在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一楼,8岁的段宇阳手握红色球拍,紧紧盯着乒乓球来的方向,转腰、蹬地,一个适时有力的扣杀,乒乓球快速旋转着向对面的教练飞去,教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为探访国家队备战2022年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秘密基地”,记者来到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一进学校小楼,首先看见的是一个个挥舞着球拍的稚嫩身影,在教练的指点下正练得虎虎生风。
这所学校已有33年历史,坐落在成都金牛区一座小岛上,周围绿树成荫、枝繁叶茂,一栋四层的小楼,一二楼对公众开放,是学员们学习的地方;三四楼则是国家队训练的“秘密基地”。
一场酣畅淋漓的球打下来,段宇阳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这个小男孩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与同龄人相比,性格也更加沉稳。他说,这都是打乒乓球带来的“附加好处”。“以前我见到陌生人都会紧张,打乒乓球训练了我的心态,让我更自信了。”段宇阳说。
像段宇阳这样热爱乒乓球的小健儿,在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比比皆是。
而今年为了准备2022年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樊振东、马龙等国家队健儿在这所学校集训了一个多月。走进三楼的国家队训练基地,几十张乒乓球桌整齐排列,低饱和度的墨绿色墙壁能降低光线刺激,墙上“拼抢先手、大胆出击”等标语十分醒目。
“灯光系统按照奥运会标准进行了升级,其他硬件设施也达到了国际赛事的要求。去年东京奥运会前,国家队也来这儿进行了集训。”成都市乒乓球运动协会执行副主席刘勇说,这里还为国乒队集训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
每天在一楼练习,段宇阳希望长大后也能有幸进入三楼“秘密基地”训练。为了这个梦想,虽然每天要练习5、6个小时,一天至少要挥600多拍,他也不觉得辛苦。“有时也羡慕其他小朋友有很多玩耍时间,但打乒乓球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直有进步,就越来越有兴趣。”段宇阳笑着说,这几天自己练球更有动力了,因为训练完回家,世乒赛的电视转播总会看得他热血沸腾。
在一楼的训练场里,整整齐齐排列着几百张球桌,乒乒乓乓声此起彼伏。抽、拉、挑……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乒乓梦,沉浸其中,热爱不停、努力不止。
热爱是一种力量。这所学校培养出不少好苗子,常年为国家队输送新鲜血液。
今年,从这里走出的3名运动员就入选了国家乒乓球青少年集训队和国家乒乓球少儿集训队。“‘国青队’和‘国少队’的选拔竞争激烈,可谓万里挑一,能被选上非常不容易。”学校教务训练部工作人员袁卜自豪地说。
后备人才是中国乒乓球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石。这个国家队备战的“秘密基地”,也是“希望基地”。
袁卜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常年有300多名学员,根据不同年龄段分类训练,最小的学员才5岁。“我们的教练都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很多还是国家队退役运动员。别看不少学员年纪很小,但能来这儿训练,也历经了多轮选拔,在乒乓球领域,肯定是成都同龄段孩子中的佼佼者。”
有什么训练秘诀?袁卜的回答是“夯实基本功”。他解释说,只有打好基本功,教练再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学员们才能形成基础扎实、特点鲜明的打球风格。
小学员们每周还要进行两次体能训练,跑步、俯卧撑、负重练习……“虽然做俯卧撑很累,但一想到对打乒乓球有好处,我就觉得值得。”段宇阳说。
除了专业训练,庞大的群众基础也是中国乒乓球不断发展的“底气”。过去一年,仅该学校就接待了超过10万人次来锻炼。
在成都大街小巷,乒乓球桌更是常见的体育设施。“目前,成都有200多万乒乓球爱好者,‘国球’深受群众喜欢。”刘勇说。
当前,世乒赛团体赛在蓉激战正酣,成都市乒乓球运动协会也借机组织了多场社区群众比赛。“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比赛传承‘国球’精神,让更多人感受到乒乓球的乐趣。”刘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