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北十堰发现距今100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直立人形态特点明确

9月28日,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两周年之际,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公布了一批考古新发现,其中一项为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作为学堂梁子遗址考古研究专家组组长,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此项重大发现。

湖北十堰发现距今100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直立人形态特点明确

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视频来源:中国科学院(03:01)

2022年5月18日,已持续两年的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相较于30多年前发掘出土、已严重挤压变形的郧县人1、2号头骨,3号头骨保存得更加完好,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该头骨与以前出土的1、2号头骨位于同一套地层中,与同一层位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共生关系明确,地层、时代和埋藏学信息清楚。“郧县人”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约200万年演化历程的关键节点上,为探讨东亚直立人的来源与演化模式以及直立人与智人的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

为保护人类化石及发掘现场,也为开展更加深入、精细的考古发掘与多学科研究,学堂梁子遗址建立了包括核心舱、实验室、多功能中心和预留发掘区在内的1000余平米温湿可控的考古方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其他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了多学科发掘和研究团队。考古发掘依据最新田野操作规程,精准提取标本的出露形态、分布信息;系统提取沉积、古环境和年代样品,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年代学、古环境学、古遗传学分析,揭示其在人类演化和文化发展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学堂梁子考古队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正在努力做好遗址的发掘、保护、研究与利用,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风采和成就。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国庆假期临近 各地粮油肉蛋菜供应充足 居民消费需求有坚实物质保障 三问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每年可省多少钱?何时能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