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出“难”制胜 “羊了个羊”能否摆脱小游戏的宿命

我们应始终做游戏的玩家,而不是成为游戏的奴隶

中秋假期,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小游戏走红网络。根据官方介绍,“羊了个羊”是一款闯关消除小游戏,通关率不到0.1%。主要玩法为重叠的各类方块,需要在下方7个栏内完成消除(3个同类消除),其特点就是“极难”,也因此成为热门挑战。

稍微体验了下,不得不说,这款游戏把大众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和一般通关游戏不同的是,它并不是步步为营、四平八稳的过关节奏,在通关难度上不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而是从第二局开始,难度陡增,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轻易突破。

当类似的通关游戏多了,这种独特的设计,其实为用户省去了不少时间。就好比一部电影,看过片头,直接跳到了高潮,谁能不被吸引?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注意力提前透支。可以预见,无论接下来的关卡更难还是反而容易了,用户的注意力大概率会呈现一个边际递减的过程。

另外,这类小游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社交属性。每个人看似都是在自己的手机上独立地玩游戏,但是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的分享和交流,也让其成为一种社交游戏。“你过了几关”“这一关怎么过去啊”“我来教你一个窍门”……无形中制造了很多交流的机会和内容。

其实,类似的小游戏走红并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合成大西瓜”“旅行青蛙”“跳一跳”等小游戏,都曾经火遍网络,但这些游戏的最终归宿又如此相似:几乎都只能火一阵子。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羊了个羊”也不会火太久。等那份新鲜感和胜负欲被消磨以后,或者下一个替代的小游戏出现了,人们自然也就会换一个方式继续消遣。

而用户在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度,不能钻进“不通关不罢休”的牛角尖,把时间都浪费在游戏里,甚至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应始终做游戏的玩家,而不是成为游戏的奴隶。社交游戏,图的就是个新鲜刺激一阵风。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翟礼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9月18日10时00分开始试鸣 成都市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按计划进行 教育部: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