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凝望“我这十年”。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中国和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了。这种自信,是对实现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是纵览世界后的从容不迫。这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来自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今天来认识这样一些人,看他们如何做“根脉传承”。
这十年,有很多人、很多事,让我们难忘。你,有什么故事?这十年,让你难忘的一个时刻?
高中毕业生殷高雅说:“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吧,分数超乎了我的想象,非常激动。”
民警徐卫林说:“一直两地分居,转业回来之后,能够照顾家庭,我感觉是最幸福的。”
个体经营户王良柱说:“我闺女第一声喊的是爸爸,那是最难忘的时刻,没有喊妈妈,喊爸爸的时候。”
公益组织负责人马晓兵说:“2021年,河南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当地老百姓主动过来邀请志愿者去吃东西,当时我们内心非常感动,感觉到整个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
华阴老腔是双泉村的“特产”,它由古代的船工号子演变而来,两千多年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小时候,张猛欣赏不了老腔的美,一声声呐喊时常会把他吓一个激灵。但现在,张猛爱上了它,想把它传承下去。
张猛的爷爷张喜民,这一辈子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老腔。小时候,他总爱唱给张猛听,不过张猛不爱学。
张猛说:“朋友、同学都不太喜欢这东西,他们也会觉得很土,自己就会觉得在朋友圈子里被孤立。”
后来张猛才知道,爷爷那会儿也有心事。学老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张猛的爸爸也不愿意继承,爷爷很担心老腔有一天会消失。于是爷爷打破了祖辈的规矩,不论男女,不管哪里人,只要愿意跟着他学老腔的他都教。不过即使这样,学的人也不多。
变化从老腔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老腔被列为了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文化项目,华阴市成立了老腔保护中心,爷爷的演出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华阴老腔。爷爷的生活有了更多变化。
为推广传统文化,国家每年给老腔艺人生活补助,保护中心给老腔剧本出书,文化部还组织老腔戏班出国演出。第一次给外国人演出的时候,爷爷心里直犯嘀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喜民说:“我心想看的人可能不会多,剩五六分钟,我从后台一看,坐满了。一直拍手,证明外国人听懂听不懂,他爱听老腔,外国人说西方有摇滚,老腔就是东方最古老的摇滚。”
去外地上大学,是张猛第一次离开家乡。他发现自己开始想念老腔,想念爷爷。张猛小时候坐在爷爷自行车上听的那些老腔,自己也时不时地唱起来。
那年过年回家,看着爷爷每日的奔波,张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张猛告诉爷爷,他想好好学老腔了。爷爷装作很平静,但张猛知道,爷爷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从那之后,爷爷开始系统地教张猛老腔。而他自己,则开始尝试更多的跨界合作。
2016年,爷爷登上了春晚,老腔火了。
张喜民说:“我心里特别高兴,老腔要发展,必须走这一步路,必须和其他歌手合作,听歌曲有震撼力,这样老腔才能往下迈步,才能传承下去。”
时代在飞速变化,老腔也需要改变。张猛和爷爷他们商量,想创作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新剧,把时尚元素和传统皮影戏结合,把每出戏从过去两个多小时缩短为20分钟,放到网络平台上传播。
张喜民说:“在网上放了以后,45万人点赞,我感觉还是有创新。”
张猛说:“我们不管怎么改,要保留老腔的精神,老腔是慷慨激昂,能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不能变的。”
爷爷今年已经75岁了,每天还是很忙,演出回来,他就会把老腔当成摇篮曲,哄张猛的女儿睡觉。爷爷身体很硬朗,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他说,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歇。
张喜民说:“你的年龄活多大你也不知道,只要能唱就继续唱下去,我在这方面有勇气。”
张猛想把爷爷和老腔的故事,以后讲给女儿听。张猛也想让女儿知道,她的爸爸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件事情很有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为了理想而流血牺牲,他们的故事有的广为流传,有的则鲜为人知。这些年,邓海燕一直在收集整理这些故事,他们是一个个那么鲜活而真实的人,邓海燕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他们。
2017年,于长河把一批长辈的遗物寄给了邓海燕,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于长河的爷爷带着父亲和二叔加入八路军,后来爷爷和父亲负伤落下残疾,二叔则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于长河的四位长辈生前没有一张合影,邓海燕为他们制作了一座雕塑,陈列在济南老战士纪念广场。
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原巡视员邓海燕说:“1947年,动员征兵,那时候老大还在部队,老二已经牺牲了,只有老三在身边。当时老三还不满18岁,但是还是把老三送到了部队,1947年10月牺牲了,四个男丁,两个烈士、两个伤残。后来他的孙子于长河问爷爷,小叔叔可以不参军的,你为什么还要把他送到部队?他爷爷说了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
邓海燕曾经也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到山东省老干部局工作。工作原因,邓海燕接触到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这些年,国家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还专门颁布了《英雄烈士保护法》。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支持,邓海燕和同事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邓海燕说:“王成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人公,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看,而且看了不止一遍,所以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们脑子里。”
英雄的形象来源于真实的故事。关于王成的原型是谁,电影《英雄儿女》的编剧毛烽曾在文章中说,他在创作时参考了1956年出版的纪实通讯《志愿军一日》中23军战士于树昌的故事。不过,于树昌的家乡在哪,亲人还有谁,一直没有找到。2020年,在一次纪念英烈的活动中,一位原23军老战士的后代告诉邓海燕,于树昌是山东莱阳人。
邓海燕说:“然后我给山东莱阳的老干部局打电话,请他们去核实,他们说是,这个时候我就决定赶紧去。”
于树昌生前所在部队也一直在寻找于树昌的家人,他们也得到了于树昌家乡在莱阳的线索,来到了莱阳。邓海燕和他们一起找到了于树昌的家人。
邓海燕说:“于树昌的哥哥90多岁了,记忆力、反应都不行,身边的人有些他都不认识。但是当部队的人把于树昌的照片拿给他看的时候,他脱口而出于树昌。”
帮英雄找到家人,让烈士魂归故里,对邓海燕和同事们来说,既欣慰又很自豪。几十年来,于树昌生前所在部队经历了13次改编,但英雄的精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这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守护好它,更要将这些故事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英雄们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像明灯一样,照耀着我们前行。
邓海燕说:“不光是革命精神的激励,而且是宝贵的财富,很多细节都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共产党为什么能,这就存在在他们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