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创新

花好月圆、桂花飘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众多的节日庆典和纪念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发现“节味”正在慢慢消减,对于传统节日的观念也在淡化。“节味”消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如何对传统节日进行传承创新?

“节味”消减的背后,是传统节日赖以支撑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的重大变化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人们“敬天道而事之”,根据日月升落、季节变换安排生产生活,因此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节气相联系,在人类生活中刻下时间刻度。抢抓农时、开垦开荒、建设水利等劳动,让古代社会“聚族而居”,形成团结协作的人际社交圈。

古人认为,天地、日月等同农业生产和收成有很大关系,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用仪式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感谢大自然馈赠,逐渐发展成固定时间的节庆活动。中秋节就是人们用丰收的果实祭月,并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的节庆活动。

在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中,自然崇拜、农时节气、社会因素等,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古人将节日与神话故事、历史人物、自然时序等结合起来,形成以祭祀、农事、纪念、娱乐为目的的系列节庆活动,传递着敬天祭祖、抚远追思、家庭团聚、憧憬美好等文化符号,折射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保持稳定,这些活动仪式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基本保持稳定。近些年引起“节味”变淡的原因,主要还是传统节日赖以支撑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经济因素看,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不断变化,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前的农业收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靠天吃饭和资源禀赋,物质匮乏时代,自然对“舌尖上的节日”记忆深刻。如今可以说是“天天过年”,节日的物质刺激大大降低。

从社会因素看,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在农村,家族式家庭结构消失,宗族观念逐步被家庭观念取代;在城市,胡同里弄的“熟人”社会变成高楼大厦的“陌生人”社会,造成节庆活动的组织和动员力降低。特别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结构逐渐被“三口之家”的小家庭结构替代,诸如春节守夜、元宵节观灯、重阳节登高、中秋节赏月等传统仪式淡化,节日活动的神圣感也打了折扣。

种种现象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中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与祝福。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促进传统节日历久弥新

节日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春节为例,我国的春节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成当今的祭祖、守岁等仪式和放炮、贴红、庙会、舞狮、舞龙等庆祝活动。

礼仪是节日的形式,也是文化的外在体现。只有将传统礼仪与新时代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才能促进节庆礼仪的历久弥新。

比如,我们可以推动在清明节以植树绿化等形式祭奠先人,体现天人合一;鼓励在端午节开展体育竞技活动,提高全民族的竞争意识;提倡在重阳节参加社会捐助或志愿者活动,推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体现孝心大爱。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社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需要梳理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说、民间传统,形成新的民俗体系。我们可以在春节时倡导祝福祖国,在元宵节时倡导求新上进,在七夕节时倡导守护爱情,极大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

服饰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宣示。可以引导挖掘传统服饰蕴藏的丰富文化要素和情感表达,设计体现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理念、呈现时代风貌的当代中华服装服饰,逐步形成丰富的节日盛装和民族正装风格,更好地展示中国人的新形象。

特定的食品用品代表节日记忆,体现工匠精神和工艺传承。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需要,人们对健康营养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突出民族特色、现代工艺,动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大师等面向社会展示技艺,研发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节日食品,提升节日用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才能增强认同、延续传承。

传统节日是群众性活动,节庆活动要注重群众参与。当今社会信息交流日趋频繁,人们的娱乐要求和审美水平不断提升。要把传统节庆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民间戏曲、音乐、歌舞、曲艺等创造,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产品。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展示国家形象。从历史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表面上是通过节日、器物等传播,背后是政治经济实力的支撑,越发达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文明。

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已经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受重视。这些年我们通过跨国文化交流活动,让外国民众广泛领略中国文化。透过一个个节日,世界读懂中国符号,体味中国精神,感受一个文明大国的创造力、凝聚力。

我国历史上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人文精神,中国人推崇的孝道、感恩、亲情、和谐等家庭道德观,崇尚的爱国、精忠、尚义、争先等社会责任感,形成了带有民族烙印的中华气质,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价值观。

强化文化自信,首先要通过节日的传承创新,增强文化吸引力。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为青少年儿童设计节日游戏、歌谣,让孩子创造自己的节庆节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有关调查表明,当前西方人还是认为故宫、长城、功夫、烹饪等古老元素才能代表中国形象。实际上,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我们成功为世界奉献了两届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成为现代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成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典范。中国的高铁、核电等“大国重器”,神舟、天宫、玉兔等航天技术,移动支付方式、共享单车、无人机、智能手机等创新产品,都应成为新时代中国的崭新名片。

推动文化传播的传承创新,需要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将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新的文化要素进行艺术包装与加工,作为国际认同和民族形象的标志,是文化传播的较为积极的途径。要通过“华人圈”“农耕文化圈”“一带一路”等途径,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共同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逐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创新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深刻地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情感,更深远地传播中华文化、赓续中华文明。(冯军张朝华)

相关阅读:
石家庄裕华区实施三天“居家办公” 9月12日12时至24时青岛新增本土感染者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