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旱影响,湖北省团风县罗霍洲一个网红沙滩提前三个月迎来了游客。以前,这片退水之后才裸露的沙滩,人们只能在更冷的冬天才能见到。
9月6日下午,一群在罗霍洲网红沙滩越野的市民,无意间发现了一条搁浅在水滩的大鱼。这尾鱼与日常见到的鱼还不一样,发现大鱼的王先生意识到,这可能是珍稀濒危鱼类。湖北省团风县渔政执法大队接到电话求助后,赶往现场。执法大队一位巡护的老渔民称,这条大鱼长得像中华鲟。
“我们都不太确定该鱼的种类,后来就联系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鉴定后,初步认定是长江鲟。”渔政执法大队的陶弟告诉新京报记者。
市民在罗霍洲网红沙滩发现的长江鲟。受访者供图
鲟鱼体长近1米,骨板要比养殖的更锋利
专家从背鳍的颜色、侧骨板的数量、个体体型特征等方面对这条搁浅的鲟鱼进行了辨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初步认为,这是长江鲟。
经现场工作人员测量,这尾鲟鱼体长96厘米,重4公斤左右。鱼体腹部饱满,身体也很光滑,没有明显的受伤痕迹。近1米个头的长江鲟,专家在与养殖场中圈养的长江鲟对比后,推测其鱼龄在6年左右,具体预计的鱼龄范围在5至7年。
近年来,增殖放流一直是为长江鲟“保种”的重要措施。圈养放流的长江鲟与野外生存的长江鲟在体态上也有区别。一般而言,放流的长江鲟,鳍条会有磨损痕迹、不光滑,鳞片分位程度也不明显。但杜浩此次见到的长江鲟,鱼体骨板要比传统养殖的长江鲟更加锋利,据他推测,这条鲟鱼在野外驯化生存了一段时间。
“受野外驯化后,长江鲟的骨板变得锋利,是为了武装自己,适应野外生存的环境。这条长江鲟,它胸鳍、背鳍的鳍条非常完整,根据经验,它至少在野外待了1至2年。”杜浩说。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长江独有珍稀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支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今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长江鲟已在野外灭绝。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分级标准,野外灭绝是指:如果已知一分类单元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自然化种群(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灭绝。于适当时间(日、季、年),对已知的和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调查,如果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个体,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灭绝。
“长江鲟野外灭绝”这一结论并没有说服该领域内的所有专家。
“这个标准就是,要对长江鲟的全生活史周期进行全覆盖的、具有一定强度的调查。但目前所做的调查,是没有覆盖到长江鲟的生活史的。”杜浩说,实际上,科研人员自始至终都在野外监测到了长江鲟的存在,有成鱼,也有幼鱼。在长江上下游,尤其是长江合江段和江津段,每年都有人误捕到长江鲟。但人们传统意义上就认为,这些误捕到的鲟鱼都是放流的。
确定长江鲟是放流的,还是野外生存多年的,需要更多精准的数据来证明。杜浩提到:“人们为了保护长江鲟,在增殖放流上做了很多工作。如果这些放流的种群,在野外继续成长和生存,这就不能叫长江鲟在野外灭绝。野外种群的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
市民发现的长江鲟游在水中。受访者供图
长江鲟爱往沙滩窜,长江水位减少会影响鲟鱼栖息空间
长江鲟俗称“沙腊子”,为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以及长江上游水域,同时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所分布。
杜浩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他们在不同的地块铺上沙,铺上石头,有的地方什么也不放。结果发现,长江鲟喜欢往沙里窜。“这就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沙滩上的水蚯蚓、钩虾等水生昆虫给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它们一方面是为了觅食,一方面是为了栖息。”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长江干流流域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给生存在长江的水生生物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据杜浩介绍,就目前长江的水流量来看,并不会因为缺水,对长江鲟的生存带来显著的威胁,但相比以前,鲟鱼类能觅食和栖息的空间缩减了。
20世纪70年代,我国长江鲟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20多年来,长江鲟的子一代、子二代和子三代也先后成功繁育。2018年,基于不同养殖条件下子二代长江鲟后备亲鱼的连续性腺发育监测,雌雄鱼的同步成熟与人工催产繁殖得以实现,从而成功繁育出了子三代长江鲟苗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先锋在《由长江中的三种鲟到长江水域生态保护》中就提到,“但由于人为捕捞活动与上游支流中水利工程的建设仍在继续增加,长江鲟野外种群数量依然稀少”。
不少专家也指出,栖息地与产卵场丧失、水质污染、频繁的航运、航道整治、挖沙与误捕等诸多因素仍然威胁着中华鲟与长江鲟的生存。
陶弟告诉记者,“9月7日下午6点左右,我们就组织人员,把这尾长江鲟放入了长江”。
新京报记者张建林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