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柳州:巧用大数据防止公务加油卡被“揩油”

“使用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都要在平台上填写‘订单’。”9月7日,柳州市直机关保障中心公车管理科工作人员韦姝娟表示,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的使用信息都会被柳州市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平台(下称“平台”)记录下来,大数据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后,违规使用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的情况已经极少出现。

2018年,柳州市启用了该平台,并实行公务用车与公务加油卡“一车一卡”绑定模式,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都需“下单”使用。

韦姝娟掏出手机演示,当需要使用公务用车时,用车人要在平台上申请公务出行,并填写用车人、用车事由、用车起止时间及上下车地点等具体的用车信息,并上传电子表单,此为“下单”。公务用车需要加油时,相关人员亦需在平台上填写“加油订单”。

“两类订单的信息都能从平台上直接调取。”韦姝娟表示,大数据的投用改变了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的管理模式。每天,屏幕前都坐着专门的工作人员查看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审核公务用车的“加油订单”。

“我们在平台上发现公务用车无‘订单’出行,或是‘加油订单’上的填报金额与票据显示的金额不相符等情况时,会先电话联系相关单位。”韦姝娟表示,大数据像一盏“灯”,每辆公务用车的使用信息在平台上都能一览无余。

柳州市有2249辆公务车已经录入了平台系统,安装了定位系统的公务用车一经使用,便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

对于广西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李炳森和杜田单而言,能直接从平台调取用车信息,倒查违规行为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在平台投用以前,核查公务加油卡违规使用行为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该辆公务车是否为公务出行。”李炳森表示,如今,用车事由已作为公务用车“订单”信息中的一项,保留在了平台上。

中秋临近,柳州市纪委监委将对违规使用公务用车、公务加油卡问题展开专项整治。

“节假日前后,我们会和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联系,让他们打印一份公务用车在相应时间段里的加油清单,依此对公务加油卡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杜田单表示,通过对比加油清单上的信息和平台记录的“订单”信息,便能对公务加油卡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检查与分析。

“2019年的一次检查中,我们发现一辆公务用车在半个小时之内加了两次油,于是立即从平台上调取相关信息进行查证,通过核查发现这辆车子的确存在问题。”李炳森表示,能从平台上直接调取相关异常情况车辆“订单”进行查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两年,违规使用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案件发生的次数较之平台投用前少了许多。”杜田单表示,大数据像一双“眼睛”,盯紧了公务车和其所关联的加油卡,用这双“眼睛”进行监督的目的,是促进公务车及公务加油卡的规范使用。(柳州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梧州市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北海:立足监督首责 助力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