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岛“120”

8月23日上午9点多,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岛码头惊涛拍岸。村医王锦萍接过渡轮送来的药品,挂在扁担的两端,一步一趋艰难前行。呼啸的海风中,这名年近60岁的女村医走得很吃力,但她的心中却是无比坚定,因为她知道,自己肩头挑着的不仅是这近百斤的担子,更是全岛村民的平安健康。

王锦萍30年如一日坚守小岛,践行着“医者父母心”的社会责任,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踩过一路斑驳的石梯,再爬上一个陡坡,就到了王锦萍的诊所。这是一栋两层的石头房,在一楼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木桌、椅子、装满药品的玻璃柜以及一张窄窄的小床,这既是她的家,也是守护岛民健康的“幸福诊所”。由于此前租用的诊所经常被房东收回,王锦萍干脆就把诊所开在了家里,以便随时都能拿药出诊。

卸下担子准备整理药品时,王锦萍的手机就响了。岛上80多岁的独居老人林依姆说她头晕,想来诊所看病。“您行动不便,在家等着吧,我马上就到您家去。”放下电话,王锦萍赶紧背上药箱出了门。

在检查过老人的身体后,王锦萍叮嘱她要按时吃降压药,并把下周的药品交给她。怕老人视力不好看不清服用说明,王锦萍就在药盒上细心地画下了一道道竖杠横杠:“盒上画这样一竖一横,就是每天吃一次,每次吃一粒;像这样画三竖三横的,就是每天吃三次,每次吃三粒。”

王锦萍对岛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了然于胸,而且上门服务从不收出诊费。许多老人把王锦萍的电话写在最显眼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只要接到电话,王锦萍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如果遇到危重病人需要送到镇上或者城区医院,她也总是一路跟随,以便在路上能够随时采取应急措施。

吉钓村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岛上没有桥梁与陆地相连,村民出行全靠渡轮。天气恶劣时,风急浪大,渡船只能停运,住在这样的小岛上最怕生病。作为土生土长的吉钓村民,王锦萍对就医难深有体会。她至今都还记得小时候陪妹妹出海就医的经历。那次,妹妹高烧不退,但岛上还没有医生,要想看病,只能出海去镇上的医院。可是家里没有船,父亲又不在家,母亲只好请求邻居驾船出岛。那天晚上风急浪高、海潮嘶吼,通常这种天气大家都不愿意出海,但看到孩子病情实在严重,好心的邻居就冒险答应了母亲的请求。那时的原始手划渔船船身窄、平衡性差,一个风浪拍过来都可能让船倾覆,一行人使尽全身力气才能勉强稳住船身,更不要说再提高行进速度。虽然求医的过程坎坷艰难,但万幸的是,妹妹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那时我心里就想,如果岛上能有一个医生,就不用把妹妹送出岛去,也不会遇到这么多的危险。”王锦萍说。

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岛民的就医难问题,1986年,中专毕业的王锦萍,放弃了在城镇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吉钓村,成为岛上唯一的医生,也成为全岛居民的“120”。

每天,她的诊所都在清晨5点准时开门,直至晚上9点才关门。睡觉时,她总是把手机放在床头,并把音量开到最大,以便随时接到求诊电话。即使有事出岛,王锦萍也从不在外面过夜,就怕她不在的时候,有老人夜里突然犯病。

有一次,95岁的王雪梅老人突然发病、高烧不退,家人只好给王锦萍打电话,当时还在镇上培训的王锦萍连夜坐船赶回海岛,救了她一命。

还有一次,王锦萍在出诊的路上摔断了肋骨,伤势尚未痊愈之际,岛上70多岁的陈月仙老人生病了。接到老人的电话时已是半夜,但王锦萍二话没说就顶着凛冽的海风前往老人家中进行诊治。随后连续几天,王锦萍强忍着疼痛每天上门为老人输液治疗,直到老人痊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吉钓岛上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大多是老弱妇孺。王锦萍的家人们也先后搬出了岛,到镇上读书、工作,只有她一人还留在岛上。

“妈妈,我马上就要升学了,你能不能过来跟我一起住,我的同学上学都有妈妈接送,而我一年都没见过你几次面。”2002年,王锦萍的儿子小升初,非常需要母亲的照顾,让她产生了离岛的念头。当她把这个想法透露给来看病的老人时,老人瞬间眼睛泛红、啜泣着说道:“你离开了,我们岛上就没有医生了。我们要是生病了,可该怎么办呀!”王锦萍心头一紧,内心反复挣扎,最后强忍着泪水说道:“不走了,我会一直陪着你们的。”老人离开后,她的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也从此打消了离岛的念头。现在,每当家人劝她离岛回家团聚时,她就说:“岛上只有我一个医生,我要是离开了,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就可能拖成大病。所以,我是不会离开的,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是岛上的‘120’。”(本报通讯员黄林雯林世锟)

相关阅读:
西藏日喀则8月28日新增171例无症状感染者 天津突发:周一所有人静止,做完核酸再上班、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