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回应诉求“零延时” 办理业务“不见面”

本报8月26日讯(记者曾昭娴通讯员樊梅迪)“感谢海关开辟的邮寄办理渠道,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也能及时快速办理进境粮食初审联系单,确保公司原料供应。”海南澄迈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正伟通过电话对椰城海关表达了感谢。

据了解,该公司是位于澄迈县的一家进境粮食加工企业,受本月疫情影响,无法到海关大厅办理业务。海口海关所属椰城海关在严格落实属地临时性静态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为企业开辟邮寄办理绿色通道,即企业通过快递方式递交材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审核,办理完成后即时寄达企业。同时,椰城海关通过微信、电话等渠道“零延时”回应企业咨询及诉求,依托“互联网+海关”等平台积极推动“不见面”“零接触”办理业务,保障疫情期间海关对企服务不断档。

“进口粮食监管涉及装卸、加工、下脚料回收无害化处理等环节,且进口粮食极易携带杂草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监管不到位,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椰城海关相关负责人畅丹说。

为强化进境粮食监管,保障国门生物安全,该关认真落实进境粮食流向确认电子化各项措施,压缩审批时长,优化粮食调运,确保调运信息畅通,提高进境粮食调运效率;有效发挥线上办公优势,加大“互联网+海关”、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系统的运用,提升监管环节执法和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完善对进境粮食的运输、存放、加工、下脚料处理、疫情监测、发运流向等全链条规范化监管,引导企业依规加工、存放,严防植物疫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今年以来,椰城海关共监管进境粮食39.8万吨。

相关阅读:
见证新时代丨坐着高铁看中国 “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的中国亚轨道飞行器,有了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