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首发“国家级”高温红色预警,预计将至少持续四到五天

从今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昨天,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今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警。这是我国现行预警系统实行以来,第一次发布国家级高温红色预警。在这场高温天气中,40℃变得常见,将其称为一场“历史性的高温”也不为过。

关于这场高温还将持续多久,南方多地的预报员给出了一致答案:至少“未来十天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4℃左右。从全国范围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仍将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发展或维持。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今年的高温天气除了屡次刷新气温纪录,持续时间长也是显著特征,今年的高温天气开始时间偏早,预计结束时间偏晚。“这种特征之后可能也会越来越显著,这跟气候变化背景密切相关。”

8月13日,安徽阜阳,当地高温天气持续,出行的市民采取各种方式抵御热浪。图/IC photo

8月13日,安徽阜阳,当地高温天气持续,出行的市民采取各种方式抵御热浪。图/IC photo

全国高温红色预警将至少维持四到五天

昨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今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警。关于这场高温天气的特点,上海、重庆、浙江等“高温重灾区”给出了一致答复:“高温天气具有极端性,最高气温、高温日数或持续时间已经破历史纪录,未来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截至今天(8月13日),上海今年出现35℃以上高温日数共40天,40℃以上的高温日数为6天。

今年7月以来,浙江省高温热浪天气出现了极端性的显著特征,高温出现的时间早,发展迅速。其间,浙江全省35℃以上高温日数平均为32天,38℃以上平均为17天,均为历史同期最多。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介绍,省内多次监测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以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日数。

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罗娟介绍,今年7月以来,重庆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显著偏少,高温日数偏多、强度偏大。目前重庆已经出现了两轮高温天气过程,全市的平均高温日数达到了29.3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的第二多,仅次于2006年。在8月11日,重庆北碚监测到了极端最高气温43.7℃。此外,重庆奉节县、潼南区、梁平区、城口县的日最高气温均超过当地历史极值。

8月10日,“火炉”重庆高温天气持续,不少市民在涪陵红酒小镇水上乐园玩水消暑。图/IC photo

8月10日,“火炉”重庆高温天气持续,不少市民在涪陵红酒小镇水上乐园玩水消暑。图/IC photo

关于这场高温还将持续多久,各地的预报员们给出了一致的答案,至少“未来十天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最高气温在38~44℃左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仍将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发展或维持。“8月12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高温预警的发布有严格的业务规范流程,当过去48小时有四个及以上省份的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最高气温40℃及以上的天气,以及预计未来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时,我们就要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根据监测,在过去48小时,四川、重庆、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出现了40℃的持续性高温天气。同时,通过对大气环流的分析,预计未来两到三天,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初步预计,高温红色预警至少会持续四到五天。”

高温灼伤农作物、引起干旱,对南方农业经济作物造成影响

陈丽娟介绍,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成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一次高温事件。

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于农业会有影响。6月13日以来,浙江东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因高温少雨,土壤墒情偏差。“尤其是南方的经济作物,高温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像江南地区的茶树、部分水果作物如柑橘、芒果等会被烈日灼伤。”陈涛说,针对这样的高温天气,农业方面要及时进行补水作业,比如喷灌降温。同时,把已经受到高温影响的“坏果”及时清除掉,尽量减轻高温干旱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8月11日,茶农在杭州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的茶山上为茶树浇水“解渴”。图/IC photo

8月11日,茶农在杭州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的茶山上为茶树浇水“解渴”。图/IC photo

陈丽娟表示,受高温天气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气象干旱有可能进一步持续,或有加重趋势。预计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

高温天气也拉高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6月13日以来,河北、山东、浙江、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电网以及西北电网、南方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上海居民7月上旬用电量同比去年增长33.56%。“受高温的影响,居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比较大,所以要尤其注意对电力能源的保障。”此外,陈涛建议,民众在高温天气期间,要尽量减少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要及时补充水分,防范热射病以及其他跟高温天气相关的潜在疾病影响。

今年夏天被“拉长”,预计高温结束时间较常年偏晚

今年热得不寻常,在大汗淋漓之余,人们不禁会对天气发出灵魂拷问:“今年到底为什么这么热?”

就目前的天气系统如何“制造”出高温,陈涛给出了第一层解释:今年这场极端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目前从监测上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之下,南方地区整体上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近地面加热效果显著,因此出现了比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8月9日,湖北襄阳,立秋后连日高温,许多市民来到江边戏水、游泳,享受江水清凉。图/IC photo

8月9日,湖北襄阳,立秋后连日高温,许多市民来到江边戏水、游泳,享受江水清凉。图/IC photo

今年旷日持久的高温,背后的成因环环相扣,追溯起来可以倒推到海洋的温度异常上。“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的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季的高温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确实都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不仅是天气尺度的问题,背后有更深层的气候原因。”

对于我国近期的高温天气,陈丽娟给出了气候学上的解释。大气环流对气温的影响是最直观的,正如陈涛所说,目前副热带高压的异常造成了我国近期的高温天气。陈丽娟补充道,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今年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都是异常偏强的,而且向西延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范围变得非常庞大,与常年相比,南边界向南扩张,北边界向北扩张。“这种特征,据我们的初步分析,和今年的海温异常也有密切的关系。”陈丽娟表示。

今年的高温天气除了屡次刷新气温纪录,持续时间长也是显著特征。这在人们看来,会有整个夏天被“拉长”的感觉。“与常年相比,今年的高温天气出现的时间偏早,我们预计它结束的时间也会偏晚,所以高温天气持续时间偏长。这种特征,之后可能也会越来越显著,这跟气候变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以后的夏季,类似的高温酷暑天气出现的频率会更多。“温室气体的影响效应是非常强的。如果未来全球变暖持续,那么高温酷暑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也就是说,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持续时间长、不断刷新纪录的高温热浪事件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常态。

新京报记者王景曦

上半年城市GDP排名洗牌,谁是最大黑马? 2022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佳片迭出 票房提前超过去年暑期档总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