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隐形”形式主义

据《广西日报》报道,今年以来,东兰县围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监督检查,坚决纠治不想干事、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不接地气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顽疾”,查处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东兰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河池市的一个缩影。去年12月起,该市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形式主义“八弊”作风顽疾,开展为期8个月的大查摆大整治活动。今年7月,该市在此基础上出台工作方案,将整治重点转移到自治区党委要求整治的6大方面16个具体问题上,对全市查摆的作风问题进行“回头看”。截至目前,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141个。

河池市的行动,是广西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一部分。近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专项机制职能作用,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宗旨意识得到增强、工作作风得到锤炼。

可以说,时至今日,对于“表格满天飞、会议时时催”等“显性”形式主义,相关单位、广大群众已有了充分的认识,整治起来也较为容易。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有一些“隐形”的形式主义,其弊端并不容易一眼就看出来,甚至其还打着“开拓、进取”旗号、戴着“重视、抓紧”的帽子,因而更值得警惕。

比如,近期有报道称,某县投入2000万元打造“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发该县旅游App。这个做法,跟形式主义有点关系——从更高层级的政府机构,到文旅主管部门,旅游方面的App已有不少。更关键的是,旅游是市场化做得较为充分的行业,各种商业旅游App应有尽有,连新兴网红村、打卡地等都能迅速覆盖。就此,一个县推出旅游App,影响力能有多广、实用性能有多大、下载量能有多少?如果为了显示自己重视一项工作,就要耗费大量资金做一个App,这确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嫌。这方面其实有过前车之鉴。几年前,广州市旅游局开发的“广州旅游”App引发热议,有批评认为这是“花钱干了政府不该干的事”。

又如,“隐形”的形式主义在学校较为多发。一方面,学校本身是受害者,“文山会海屡禁不止”“检查评比五花八门”等在不少学校出现过;另一方面,学校也没少折腾家长、学生,一些学校甚至在暑假期间,依然遥控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并要求穿上校服、拍摄照片、上传留痕。试问一句,让孩子在家观看某个电视节目,还非得穿上校服,难道这样能使其认识更深刻一些?这种所谓“为孩子好”的“隐形”形式主义,该治治了。

就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层层加码”那样,形式主义再怎么“隐形”“变异”,其折腾基层工作人员、给群众造成不便,不利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实质是相同的。多听听基层声音、群众意见,“隐形”形式主义终会“现形”。

相关阅读:
解放军宣布将开展系列军演,多家台媒关注:“形同海空锁台3天” 调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若干问题解析